印象巨口
□ 徐龍近
一
巨口是一個隱藏在叢林中的鄉(xiāng)鎮(zhèn)。
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公路在林子間蜿蜒,我們坐的車子也在林子里穿梭。車窗外全是樹,放眼遠山,也還是樹,層層疊疊,莽莽蒼蒼。
在我的潛意識里,閩北,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我生活的閩東山區(qū)小縣,以前有很多人利用農閑時間“出門”,也有一些人長年“出門”。印象中“出門”就是出去掙錢的代名詞。他們基本上去的都是同一個地方,叫“上府山”。有的人去做手藝活,比如鑄鐵鍋、綁棕衣、做木工,更多的人是去“上府山”伐薪燒炭。“出門人”年邊回來,會帶回糖果分給左鄰右舍、大人小孩,也會帶回來許許多多的故事:人都穿不過去的密林,鮮美無比的菌菇,面目可憎的毒蛇,以及燒炭人的種種艱辛、兇險和傳奇。我還見過一個長輩,聽說他在燒炭的山上遇到熊,經過一番搏斗,死里逃生回到家中,之后就再也沒有去“出門”。
打小時候起,每次聽那些燒炭的故事,腦子里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景:群山連綿,到處是密密匝匝的巨樹,昏暗的林中有一間茅草房,茅草房邊上是一口冒著濃煙的炭窯。黑森森的林子里,蛇在爬行,有熊出沒。
后來才知道,“上府”就是閩北,“上府山”就是閩北的山。
事實上,這次巨口之行,所到之處,都印證了我的想象。在這里,目之所及,滿山滴翠,郁郁蔥蔥,那一幅幅生機勃勃的畫面,仿佛曾經熟識,今又重逢。
如果一定要用一種顏色形容巨口,我覺得用綠色是再恰當不過了。這個位于延平區(qū)東南部的鄉(xiāng)鎮(zhèn),有森林面積10多萬畝,到處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莽莽林海。我們入住的半嶺村就在群山的環(huán)抱中,靜靜倚在碧波盈盈的武步溪畔,頗有點“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詩境。村民告訴我們,半嶺林地面積很廣,茂密的原始森林就有一千多畝。正是初秋時節(jié),秋天的畫筆已經開始在這片綠色的畫布上肆意涂抹,雖然還沒有那種層林盡染的醉人意境,但滿山林木已經露出了千姿百態(tài)的妝容。傍晚時分,漫步在臨溪而建的村道上,對岸青山倒映水中,岸邊芭蕉舒展著寬大的葉子,時不時幾只水鳥貼著水面輕輕掠過,幾條溪魚“撲”地一聲從水中躍起。置身其間,仿佛融入到一幅古典的山水畫卷中,很容易讓人忘記世俗的煩擾,你會感受到一種特別的寧靜和清新,如陶淵明筆下那個與世隔絕的武陵源。
有森林的地方,就是富饒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是一句口號。同行的薌茗兄告訴我,即便是在四處饑饉的年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填飽肚子依然沒有問題。這漫山遍野的綠色,不僅守護著這方水土,哺育了眾多的生靈,也哺育了世世代代在這里繁衍生息的子民。我在想,在那些需要依靠去“上府山”伐薪燒炭養(yǎng)家糊口的歲月里,也許眼前的巍巍大山幽深密林,還曾經給我的某個先祖或者某個鄉(xiāng)親,帶來過對生活的向往和希冀。
二
山里的陽光,清澈通透,無遮無攔地照射在九龍村古厝的土墻上,每一座房子都像是鍍上一層金色,明亮得有些耀眼。
這里有100多幢古厝,依山而建,層層而上,錯落有致。古厝清一色夯土筑墻,從遠處看,整體布局類似藏族地區(qū)依山而建的寺院,所以又有“小布達拉宮”的美稱。
漫步古村,處處是歲月留下的印記。青石板鋪就的村道,數百年來,被人們用雙腳搓得油光發(fā)亮。經過無數風雨侵蝕的黃土墻,斑斑駁駁,溝壑縱橫,裸露出當年夯土筑墻時埋在里面的瓦礫瓷片。有幾座老屋顯然已經荒廢多年,荒草叢生,屋頂上生長著叫不出名字的藤蔓,簾子一般垂落在空中,隨風飄搖,但墻角的一個石臼、門前的一對瓦罐、院子里伸出的一叢芭蕉,仍然在向過往的人們講述著曾經鮮活生動的日子。
古村也不缺少生活的氣息。房前的空坪上晾曬著紅辣椒,屋后園子里一畦畦水靈靈的蔬菜,看了就讓人想拔幾棵帶走。幾條土狗悠閑地從屋子里進進出出,或懶懶散散地躺在門前,任憑游人拍照、喧鬧,也不吭一聲,一副我行我素、怡然自得的樣子。這時的村子,恬靜而又溫馨。
這些年,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和同濟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開始介入九龍村和巨口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保護。這里舉辦過兩屆“鄉(xiāng)村藝術季”活動,藝術家們留下了近50件藝術品:長在墻上的蘑菇,嵌在墻上的大鎖,結在墻上的鳥巢……整個村子如同一個露天美術館。當我們的相機、手機對著這些作品“噼噼啪啪”猛拍的時候,路過的村民卻視而不見,也許在他們看來,這些作品,還有拍作品的人,就如同自家門前的那個石墩,早已司空見慣。藝術作品的邊上,曬著各種菜干,還有衣服被子,這樣的場景,看上去也很般配和諧。
村中有禮堂名曰“九龍?zhí)?rdquo;,大門、柱子和墻壁上,完整保留著很多上世紀的標語口號。在禮堂戲臺板壁的一個不顯眼處,我看到幾行毛筆字跡:古田縣桃溪閩劇團到此演出閩劇《包公斬郭槐》《九龍環(huán)》。此去不遠,就是古田縣的黃田鎮(zhèn)。
你要是將九龍村的古厝看做一個個飽經滄桑的老農,那么,坐落在馀慶村的駙馬厝,就像是一個飽讀詩書的古代文人和家財萬貫的鄉(xiāng)紳土豪。駙馬厝始建于五代十國時期,清乾隆年間,新入住的主人對房子進行了重修,現存的建筑面積兩千多平方米。這座規(guī)模宏大的宅院,每一個細節(jié)都顯得大氣磅礴。進入大門,整個照壁上描繪著精美生動的壁畫和圖案;大廳前面的天井里蹲著兩口大缸,直徑達1米;房子邊上寬闊的曬谷坪,全部用雕琢平整的石板條鋪設;后園一條石樓梯,連同臺階都由整塊石頭鑿刻而成;宅院門前立著一對木旗桿,如劍般直指藍天,上面銘刻著家庭成員在科舉場上取得的功名……盡管時光流逝,房子寂寂無聲,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石一柱,不經意間依然流露出當年主人的富庶和榮耀。
歷史悠久的巨口,有很多九龍村這樣的普通土厝,也有很多駙馬厝這樣的古典“豪宅”。當繁華落盡,這些飽經風霜而又散發(fā)著溫情的老房子,不分貧富貴賤,都成了鄉(xiāng)村記憶的搖籃。每來到一個村莊,每走進一座房子,眼前的一切都是熟悉的樣子,那一刻,對鄉(xiāng)村的依戀又開始在心底翻滾奔騰。
責任編輯:陳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