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芳/走進下竹洋
陽春三月,走在蕉城區(qū)石后鄉(xiāng)下竹洋的山間小道,不禁想起詩人鄭愁予的那首《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fēng)不來,三月的柳恕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足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橫貫在下竹洋村水尾塘出水口處的一座古木廊橋。據(jù)了解,該橋始建于宋朝,因木制結(jié)構(gòu),冬暖夏涼,常常見喜鵲在這里筑巢,飛進飛出,故也叫喜鵲廊橋。橋中有觀音亭,香火鼎盛,千百年來默默守護著這一方水土。
廊橋面前,有一方橢圓形的池塘如鏡子般清澈明凈,其狀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加上瀲滟的水光加盟,直叫人賞心悅目。四周是綠樹紅花交錯,身后是層林聳翠,有如人間仙境。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寫到:“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dāng)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我想,也只有這樣的句子才能把眼前的美景描繪得淋漓盡致。站在岸邊你會看到池塘的水徹骨地清澈,加上湖光山色的倒影,整個池塘就像一位剛剛出浴換了新妝的美人。
走進這古樸的廊橋,遠離塵世的喧囂,這樣一座小小的寂寞的城,如今柱子和瓦楞已滿目瘡痍,殘瓦上只有幾朵小野花在招搖。古木廊橋在它蒼勁樸拙的容顏下透著典雅端莊的秀氣。閉上眼你能感覺到透過鞋底,這一片土地在凄風(fēng)苦雨中的堅韌與隱忍,正憑它緩慢又堅持的力度從腳板滲透到全身,最后直抵心臟。斜倚一根老柱,從廊橋的檐角望去,“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景象立即躍入眼簾,你驚呆了,眼前青樹翠蔓,濕潤的巖面,綠油油的草叢,它高貴典雅的氣息撲面而來,在你的面前載歌載舞如泣如訴。你陶醉在這綠中,風(fēng)撫過,樹葉翩然,簌簌有聲。等你回過神時,才看到穿過廊橋一條白而發(fā)亮的水,飛花碎玉般地飛流而下。水和綠相映成趣,水是純潔透亮的水,綠是柔軟輕暖的綠。在這樣柔靜的世界里,歲月在觀音廊橋悠悠然然的祈愿聲中靜靜流淌,化成空氣中的一縷寧靜與淡然,別樣的親近卻又無以言表地以一股雄渾的力量叩擊著人們的心靈。
這就是觀音廊橋的美,美就美在這廊橋與周圍風(fēng)水環(huán)境渾然天成的意境。正當(dāng)春意盎然之時,你置身在姹紫嫣紅的湖邊,迎著春陽而立,有涼風(fēng)拂面,有暗香縈身,和著鳥鳴聲、水流聲,聽花開雨落,你漂泊的心像是找到一個休憩的港灣,頓時卸下一身的疲憊。
當(dāng)篤篤的馬達聲響起,我想,你離去時的心,一定是纖塵不染的,盡管身后塵土飛揚……
責(zé)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