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見寧德丨鄭望:年俗散記(三章)
年俗散記(三章)
“糖甜甜、桔圓圓,放火炮、大做年。”
——福安童謠。
鄭 望
初一趁早討彩頭
“百節(jié)年為首”。隋朝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薄霸钡谋疽鉃轭^,后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新春伊始,處處講究討彩頭。
初一零點一過,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俗稱 “開門爆仗”。 “ 爆竹聲中一歲除”,爆竹聲后,滿地碎紅,燦若云錦,叫作“滿堂紅”; “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早起的人們搶著去挑第一擔(dān)“龍頭水”,就像到廟里燒頭一柱香一樣,以示誠意挑金銀水。傳說,歲首早起挑的第一擔(dān)水是金水,金水能讓人發(fā)家。第二擔(dān)水是銀水,銀水能讓人致富。第三、第四、第五擔(dān)水,分別是銅、鐵、錫水,挑上后三種水,也能讓人四季平安,象征做事“好彩頭”之祝愿;“千門萬戶曈曈日”,往來相遇,逢人拱手作揖恭賀:“年大!年大!”或說“恭禧發(fā)財” “百事如意” “新春快樂”等好話,對方也會報以相應(yīng)的問候。新年的第一天,就此吉祥啟開……
大年初一早晨, 人人都要先喝一盅“做年茶”,寓意闔家“嘗甜頭”。是時,家里輩分最小的媳婦,按家里人數(shù)把茶盅擺放在茶盤上,盅里放把茶匙,然后用瓷羹舀出適量冰糖粉齏、橄欖(橄欖兩頭尖)、紅棗兩粒(棗與早諧音,寓意開門紅)和茶米放進(jìn)茶盅,用瓢舀燒滾沸湯泡茶。然后,雙手捧起茶盤,按先長輩后小字輩依次敬奉上一盅盅熱氣騰騰的做年茶。小字輩要站立地起來,茶盅接在左手,右手?jǐn)嚢璨璩?。之后,大家畢恭畢敬,面向長輩齊聲說道:“請茶!”長輩笑答:“做年茶!”并示意大家坐下后,各人自由舀上紅棗和橄欖片先嚼、飲茶,大家美滋滋喝起了糖茶,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留下茶粕(茶渣),不能潑掉,象征有食有剩。由家庭主婦雙手捧空茶盤,也按原來遞茶的長幼輩分順序來收回茶盅。泡做年茶時,還要多出一盞,稱“添丁茶”。
春節(jié)第一餐,福安人不可或缺的“彩頭”食品是“紅頭菜面”,蘊(yùn)意“鴻(紅)運當(dāng)頭”。 “紅頭菜面”,采用當(dāng)?shù)厥止ぞ€面來制作。宋朝黃庭堅詩云:“南風(fēng)日日縱篙撐,時喜北風(fēng)將我行。湯餅一杯銀線亂,蔞蒿數(shù)筯玉簪橫?!痹娭械摹般y絲”,說的就是線面。福安線面經(jīng)和面、揉條、松條、串面、拉面、日曬、包裝等9道工序制成,成品像絲線一樣,用紅頭繩扎成一小束一小束的,福安話叫“指”。 一般一碗線面,用一“指”也就夠了。因為線面是面類中最長的面,所以叫“長面”和“壽面”。 又由于福安話“長面”和“長命”諧音,故福安人也叫它“長命”。線面煮食簡單,將其投入沸鍋中煮一二分鐘撈起盛碗,傾入高湯。線面在高湯中不亂不糊,一筷拈起,牽絲掛縷,咬上一口,柔韌滑潤,嚼不粘齒,帶著原汁原味的鮮美,怎一個“妙”字了得!民間俗語:“初一早餐吃碗紅頭菜面,討個衣食順?biāo)臁薄?“打碗面”上堆得滿滿的菜肴多系素食(通常用植物油,蔬菜,豆制品,面筋,菌類,藻類),都是有吉祥寓意的。比如菠菜,福安人叫“紅頭菜”,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南瓜,福安民間叫“金瓜”,吃了這道菜,自然是財源滾滾來;豆腐方言諧音是“多福” “都有”、花菜的諧音是“發(fā)財”,過年自然要吃嘍;而紫菜寓意“紫氣東來” 、芥菜寓意“衣食富足”、菜桿寓意“節(jié)節(jié)高”……不僅美味享口福,更祈福討彩頭。
福安 初二不拜年
年者,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這便是《爾雅》注里所說的,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殷商始,古人過“年”總是和祭祀活動分不開的。人們用自己勞動換來的肉食、谷物祭祀祖先和禮拜神明,飲酒宴樂,祈求幸福。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積淀,“年”這個內(nèi)蘊(yùn)豐富的的節(jié)日,已成為中國人共同的記憶。然而 ,“十里不同風(fēng),百里不同俗”。不同地方過年,也沿襲獨特習(xí)俗。如福建省福安“初二不串門”訪親拜友的風(fēng)俗,就有別于全國各地。
在福安,大年初二是不串門拜年的。俗稱初二“白年日”, 是祭奠家中過世人的日子。凌晨,“做白年”家人有意在紅春聯(lián)頂上鑲上一道兩寸長的白邊,以示心有余哀。這紅白相間的“白額春聯(lián)” ,格外醒目提示:家中“做白年”。這人家在大廳設(shè)靈牌,供豬頭等祭品,點燭焚香表示對死去親人的悼念。祭畢,邀親友吃“白年酒”。餐畢,有不致謝、不擦嘴即自回家的規(guī)矩。反正類似于古代“國喪”的一切禮儀,就這樣沉浸在福安人追念祖先的生活細(xì)節(jié)中,在每年大年初二得到了完整的體現(xiàn)。
那么,福安這種初二不拜年的習(xí)俗源于何時呢? 據(jù)明萬歷版《福安縣志·風(fēng)俗·節(jié)序》載:“二之日,有新喪之家,設(shè)奠延吊?!笨梢?,其俗由來已久。不過,經(jīng)歷了明嘉靖三十八年( 1559年)倭寇屠城后,這個傳統(tǒng)之俗更賦予了獨特意義的內(nèi)涵。傳說: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作亂,屢犯閩浙海疆。有一年,倭寇大舉進(jìn)犯福安沿海,到處燒殺掠奪,一直到年關(guān)才撤退。這時大部分家庭都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出外避難者陸續(xù)返家,都沉浸在無比的哀痛之中。過了大年初一,初二就到親朋好友家憑吊死去的被害者(看別家死人的一天)。之后,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初二,人們?nèi)滩蛔涯钇鹩肋h(yuǎn)失去的親人。于是,就將這個傳統(tǒng)的“設(shè)奠延吊”日定為 “做白年”。福安的祭年,就這樣銘刻著慘痛的歷史記憶與濃郁悲情。既祭奠先靈和緬懷歷史,又賦予寄托勿忘國恥。據(jù)說,忌諱初二拜年的特異習(xí)俗, 居然還是全國迄今為止唯一的倭寇侵華民俗紀(jì)念日。
年俗的背后,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成了人們世代延續(xù)的傳統(tǒng)。奇特年俗的流變,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成了人們世代延續(xù)的傳統(tǒng)。 當(dāng)然, 過去的傳統(tǒng)形式,經(jīng)過人情世故的變化,也是在悄悄不斷地改變循環(huán)。福安“初二不串門”的習(xí)俗, 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今福安的大年初二,街上似乎也熱鬧,出門的人還不少 。如果你初一日已經(jīng)去那一家拜過年了,則初二再去也無妨;如果外地的朋友冒昧登門造訪,也不至于吃閉門羹。開明的主人則會變通 “開脫”:沒關(guān)系,沒關(guān)系,我們家不禁忌……終究,“過年”是一條流淌的文化河,不僅以自然時間為度辭舊迎新,更承載著民間習(xí)俗和情感依托的流變。畢竟,歲歲年年人不同。不同的人,總是要過好每一個不同的“年”。
正月出行“糍”來運轉(zhuǎn)
“律轉(zhuǎn)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鼻宕~人葉燮的《迎春》,寫的是詩人心中感受到的春意,并不禁感慨:用不著到郊外田野里去尋求,它已來到了千家萬戶,它在人們的心里。
毋庸置疑,《迎春》洋溢著詩人喜迎新春的歡愉心情,同時提到了 “迎向東郊去”是一種習(xí)俗。唐 陳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詩:“尋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宋韓維《答和叔城東尋春》詩:“尋春之何所,乃在城東隅”;清 徐元正 《廣陵懷古》詩:“尋春易過佳風(fēng)月,送老難忘好墓田?!薄皷|風(fēng)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折射出一種入鄉(xiāng)隨俗的心態(tài)。俗,與其說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莫如說是一種文化養(yǎng)成或文化習(xí)慣?!奥劷〕?,乘春處處尋”,是一種約定俗成,體現(xiàn)春天給人們帶來了新的一年的希望。
“已約年年為此會”,正月出行意尋春。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頭上:春天的風(fēng)微微吹,柳條兒跳舞,桃花兒臉紅;春天在草原上:春天的霧輕輕細(xì)細(xì),草兒醒過來,披上了新衣;春天在竹林里:春天的雨飄飄灑灑,竹筍從地下探出頭來啦;春天在田野里:春天的太陽那么暖,那么亮,麥青,菜花黃,蠶豆花兒香?!弊屛覀兊酱笞匀蝗ヂ勔宦劽利惖孽r花,摸一摸小樹的綠葉,瞧一瞧可愛的筍芽兒……
“風(fēng)和日暖即佳時”,新春第一次出門,福安民間俗稱“出行”。這個“出行”不是隨意出去走走,而是很有講究的哦。要取吉利方向,象征“宜出行,交好運”之祝愿。比如當(dāng)年大吉“利北”,就往北方向出行;如果 “宜南”,則吉兆與時偕行向南走好運。 “出行”回家后,每個人都要食糍點心(或煎吃、燒吃、煮吃一碗糍湯),叫“行時”。行時語出《易坤》:“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意思是“時來運到”“時運亨通”。
據(jù)老人說,“行時(糍)” 的民俗是老早就傳下來了。舊時,糯米做的糍粑是人們慶賀良辰美景、婚嫁誕辰常用禮品。在親來戚往的日子里,也常常礱谷,舂米,蒸飯制糍,同歡共慶。走親戚時,有互贈糍粑的的風(fēng)俗,習(xí)慣將走親戚回饋的東西稱作“回糍”。于是,福安人們的口語中有很多關(guān)于糍粑的諺語,如“大糯做的糍粑,心軟得很” “大碗托糍粑,十拿九穩(wěn)”“搗糍粑,重主家”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來越甜” 等等。糍粑在我國南方有的地方也稱年糕,是尋常百姓過年必備食品。一般過了臘月二十七,福安家家就忙著把淘好的糯米裝入木盆里浸泡,第二天再將糯米一瓢一瓢地倒入大木甑里蒸。蒸熟了,倒進(jìn)石臼,幾個壯漢分持木棍和丁字形木槌,唱起“二十八,打糍粑,打得好,大呷呷” 的民謠,使得打糍粑充滿了神秘的儀式感。臘月福安鄉(xiāng)間還有一種比較精致的糍粑,叫做黃金糍。它的做法與糯米糍相似,不同的是原料是用粳米和糯米各半,以老南瓜的湯汁浸泡半天以上,然后,撈起蒸成貌似“凝脂”的金黃色的糍團(tuán)。“凝脂”出臼后,用印花模具把它印成一塊塊“?!弊只蛘吆苫ā⒚坊?、仙鶴、桃子、元寶等圖案,色、香、味、形一應(yīng)俱全。節(jié)慶時,在五子盤中擺上這樣的“黃金糍”,預(yù)示團(tuán)團(tuán)圓圓,幸福年年。
福山福水幸福年,選擇向往的吉利方向出行。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回歸“食(糍)來運轉(zhuǎn)”。糍粑香里年味甜。其實,人間煙火的本質(zhì)不在于年年(黏黏)捏糍粑,而在于那象征豐收、團(tuán)圓、吉祥。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通訊員 鄭 望
編輯:陳娥
審核:林翠慧 林珺
責(zé)任編輯: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