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嶺爬九年
九嶺觀景臺
九嶺溪
九嶺尾
盧彩娛/文 卓仕尉/圖
“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三天三夜三望洋,一支蠟燭過巖洞。”
壽寧這首傳唱了千百年的民謠,唱出了壽寧交通的艱難,唱出了壽寧民眾的辛勞,也唱出了壽寧人心中永遠的鄉(xiāng)愁。壽寧山高嶺峻,民眾為了打通與外界的交往通道,不畏艱險,開辟出了一條條出山道路。這些古道都曾是壽寧與外部聯(lián)系的命脈,九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古道之一。千百年來,南來北往攀過九嶺的官員、商人、文人騷客難以計數(shù),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和詩文。如今,攀登九嶺古道,體驗古道文化,銘記一份初心,感悟夢龍精神,成為了人們時尚的健體休閑和滌蕩心靈之旅。
壽寧縣地處閩東北部,洞宮山脈南段,位居閩浙兩省交界,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自建縣以來,壽寧很長時間歸建寧府管轄,府治在建安(今建甌縣),九嶺就是壽寧通往建寧府唯一的通道。九嶺古道始建于宋代,是壽寧縣歷史最悠久的官道,也是古代府縣官員往來和公文遞送的必經(jīng)之路。明永樂《政和縣志》記載“九嶺在政和北里,去縣二百一十里”,九嶺成為了歷代官吏到府衙述職的必經(jīng)之路。在中國,商旅古道、茶碼古道比比皆是,但九嶺卻是一條特殊的“白銀古道”。早在壽寧設(shè)縣之前的宋代,壽寧就有銀礦開采業(yè),以今大安鄉(xiāng)官田場為中心,形成了福建四大銀礦之一的官田場銀場。在這里,開采出來的白銀就是通過九嶺運到建寧府,再轉(zhuǎn)運京都。九嶺到政和縣城這條古道就成為了閩地著名的“白銀古道”。
九嶺全長約10華里,路寬1.5米,因所處山脈有連綿的九座高峰而得名,海拔近千米,嶺頭起自九峰堂山腰,向南而下,至茶亭后,嶺勢轉(zhuǎn)急,陡而險,落差達600多米。自壽寧建縣到清雍正年間,在長達近三百年的時間里,從首任縣令陳醇,到雍正末年知縣馬大紀,共有70多位壽寧知縣,每年都要翻越九嶺,一路兼程,前往建寧府述職。壽寧氣候寒冷,冬天霜凍多,石級濕滑,得萬分小心,稍不注意,便會滾下山涯,其間的艱難可想而知。據(jù)資料記載,九嶺的路面是由九嶺溪中的鵝卵石鋪砌而成的。這些鵝卵石在水中孕育,又在這古道上與泥土相伴,迎送萬千過客。如今,這些鵝卵石已是黝黑滿目,厚重滄桑。我想,這里的每一級石階都浸潤著祖輩們辛勤的汗水,記載著壽寧先民和基層官員的艱辛。漫長的歲月里,在這條古道上,汗水與白銀、茶香交相呼應(yīng),閃爍著壽寧文明光輝燦爛的光芒。
“斷崖橫路水潺潺,行到山根又上山。眼看別峰云霧起,不知身也在云間。”永嘉四靈之一的徐璣在《過九嶺》中描繪出了九嶺水云相親、霧靄漫嶺的美麗風(fēng)光。清乾隆年間知縣丁居信一首:“幾回盤曲上危坡,遙指前峰石破多,歷盡燃巖臨絕頂,四山環(huán)翠繞青螺。”的詩句,更是寫出了九嶺曲回、險峻以及群山青翠之美。正是這旖旎的風(fēng)光和厚重的歷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登爬和體驗,感受山地文明的無窮魅力。有人喜歡春天來爬九嶺,春天里的九嶺,十華里向上的征途中,草色嬌嫩,鳥語花香。幾陣春雨過后,路旁兩則的茶園,綠浪綿綿。細嫩茶芽兒探出了尖尖的小腦袋,一個接著一個,向著行人微笑著,清爽溫馨。如果運氣好,還可以在路旁的山竹林里找到剛剛冒出土面的小筍兒,這是九嶺路上的一大珍寶,佐以壽寧本地的菜干爆炒上桌,是一道美味的佳肴。有人霸氣地說,這山中嫩筍,你抬肥羊嫩豬也不換。
我喜歡秋冬時節(jié)的九嶺,這時的九嶺,風(fēng)情萬種。從高處往下看,九嶺溪、丹溪匯聚而成的雙龍湖,湖水碧綠,波光粼粼,宛如一顆巨大的翡翠。環(huán)視或近或遠的群山,大大小小的山頭掛滿了鋅橙,青綠之中黃果點點,色彩迷人。路旁的楓樹換上了熱情的紅裝,浪漫而多情,看著飄落在地上的楓葉親切地靠進你的雙腳,所有的煩惱便無了蹤影。兩旁茶樹也由翠綠變?yōu)槟G色,安靜地立在寒風(fēng)中,保持著溫馨而甜美的面容。遇到極寒的天氣,路兩旁的凍土給我們呈現(xiàn)了另一番景致,一條條小冰柱頂著一攝黃土,在太陽光下晶瑩閃亮,甚是壯觀,用腳踏一踏,會發(fā)出嘎吱聲,清亮入耳。
古道陡險,迂回曲折,即便是冬日登爬,也是汗水涔涔,行至嶺頭,一株古松直插云霄,樹梢虬枝橫逸,皮表龍鱗斑駁,皸裂龜開,滄桑之感立現(xiàn)。其主干直徑逾米,二三人方能合抱。部分枝椏,歷經(jīng)歲月滄桑,或已枯死,垂垂老矣。樹干底部,有一被火燒過的大洞,詢問當(dāng)?shù)孛癖?,火燒洞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有村中民眾欲砍伐此樹,用刀斧均砍不了,便用火燒,可燒了不到四分之一,火便自然熄滅了,他只好放棄砍伐。這棵松樹距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明代壽寧知縣馮夢龍在《壽寧待志》中寫道:“蔣誥,廣西桂林府金州灌陽縣人,由舉人于萬歷四十一年任,四十三年十月丁艱。侯之善政不盡詳,但聞捐錢植松數(shù)百于九嶺,以蔽行人。今漸耗,其存者猶數(shù)十。笞罪亦許種松自贖,即此可想其人矣。”當(dāng)時的知縣蔣誥讓犯輕罪的人以種植樹木來抵罪,確實是一種好辦法。馮夢龍在盛贊蔣誥的同時,也致力于九嶺官道上樹木的種植,他發(fā)動民眾在路兩旁補種松樹。四百年過去了,松樹所剩無幾,唯有這株古松,躲過無數(shù)劫數(shù),歷盡萬般磨難,得以幸存。站在樹下,舉目仰望,我不禁思緒悠悠。這棵古松,伸著綠色的枝椏,像蔭庇的長者守候在這里,撫慰著來來往往遠行的腳步,護佑著這方山水。
一路上,有民間善眾就地取材,在清泉邊上修建一處茶堂、四穴甘泉、五座涼亭等,供行人休憩避雨解渴。如今,由于現(xiàn)代交通的興起,古道年久失修,史料記載的茶堂、涼亭已經(jīng)基本不在,僅剩一些殘垣斷壁。九嶺地勢險要,咽喉之地——九嶺隘,易守難攻。1858年農(nóng)歷三月,太平軍由政和縣入境平溪經(jīng)芹洋攀九嶺向壽寧縣城挺進,欲一鼓作氣攻下鰲陽城。在九嶺隘,太平軍被據(jù)守在這里的卓麟英團練堵截。太平軍一次又一次發(fā)起猛攻,都被團練居高臨下的箭矢和礌石滾木所擊退。雙方相持數(shù)日,太平軍傷亡累累寸步難進,只能望嶺興嘆,無奈退兵。卓麟英守隘有功,被朝廷封為“武翼都尉”。
在海拔一千一百六十八米的九嶺岡,分布著天然的石馬、石龍、石門、石洞和釋迦牟尼石像。傳說唐朝末年一位得道僧人途經(jīng)九嶺,登上九峰岡,看中了這塊三寶之地,便化緣籌資,修建了名剎九峰堂。九峰堂雄踞在九峰山上,規(guī)模宏偉,環(huán)境清雅,面朝萬重疊翠,靜看云蒸霞蔚,悠游其中,讓人頗有一番心得和感悟。
九峰堂堂內(nèi)有一深1米、寬1米、長2.5米的古井,古井常年噴流,清澈見底。井旁立有石碑,“景泰元年建”等字。傳說,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發(fā)動叛亂,其部屬600多人曾在此駐馬屯軍。1986年,在這古井中發(fā)現(xiàn)柄上鐫有“耿精忠”三字的短劍一把,為“耿精忠兵變波及壽寧”這一歷史結(jié)論提供了物證。
“腳步是看待大地的一種方式”,行走九嶺古道,仿佛走進了一條橫跨千百年的時光隧道,一階階古老的鵝卵石仿佛在默默地向你低語,講述著古老的故事。這條由血肉之軀踩踏出的漫長古道,是壽寧文化的見證者,也是一個壽寧文化的活化石。它宛如一條生命線,記系著散落的村莊,將山里人大大小小的夢想和希望串連,
責(zé)任編輯:鄭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