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會跟愛一起走 我和《閩東日報》——閩東日報復刊30周年?報緣
一步一個腳印 一步一片真情
李加進
24年前,我剛走上工作崗位,被分配在一個偏遠的山區(qū)小學教學,因生活單調(diào)無趣,每天《閩東日報》為伴,成為黨報的忠實讀者。每當看到《閩東日報》所反映的事實、生動感人的新聞,我都反反復復讀上幾遍。那些我司空見慣的事,為什么記者能夠?qū)懗鰜?,寫出了人們的心聲。她在我心中樹起了一座神圣的豐碑,同時也激起我心中的波瀾,我暗自思忖,一定要成為一名《閩東日報》的通訊員。
2011年3月,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調(diào)到蕉城區(qū)委報道組工作,從此結(jié)識了眾多仰慕已久的閩東報編輯、記者,掀開了我人生中新的一頁。
剛開始寫報道,我就捕捉一些典型的人和事,鄉(xiāng)村的勞動模范、孝敬老人的好兒媳、科技種田能手等等,都成了我采寫的對象。投到報社的新聞稿,通過報社編輯不厭其煩地修改,最終都成為散發(fā)著濃濃墨香的鉛字。
有一次,一位編輯告訴我,說我寫的稿子有價值,但就是過于“文件化”,文章一定要接地氣,并且真誠地對我提出了許多意見和指導。從此我針對編輯的意見,閱讀了大量的通訊稿寫作的資料,對自己的寫稿思路和方式也做了相應的改變,進行了大量的實踐練習。“眼光放村社,用農(nóng)民的話來寫稿。”我逐步從一名原來“讀報員”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通訊員。
多年來,我與《閩東日報》難分難舍,在我的工作中,她伴隨著我成長,給我勇氣、信心,給我溫暖、力量,給我知識、營養(yǎng),給予我殊榮,成為我精神生活的依托?;貞?年來走過的通訊員之路,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片真情,《閩東日報》讓我圓了寫作的夢,讓我的生活充實而精彩。
人生因你 更加精彩
吳蘇梅
轉(zhuǎn)眼間,我與《閩東日報》交往已整整17年了。她就像我的老師,教導我這個新聞的門外漢,一步步成長為優(yōu)秀的通訊員,她更像我的“閨蜜”,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遇到高興的事,與她分享,遇到煩心事,向她傾吐……
2000年8月至2001年10月間,師范畢業(yè)的我就業(yè)無門,曾到餐館做過服務員,還到法院當過一年多的臨時書記員,那時工資只有300多元,每月扣除生活費后所剩無幾,日子過得十分拮據(jù),心里無時不刻想著改變現(xiàn)狀。一天,我路過壽寧縣政府大院門口,發(fā)現(xiàn)墻上貼了一則縣委報道組招聘采編人員的招聘啟事,啟事里說明月工資500元,我不由得動了心,連忙到報道組報了名。通過考試,我被錄取了。進組后,在同事的精心指導下,我的新聞稿件慢慢地在《閩東日報》上露臉了。一年多時間,我前后發(fā)表稿件80多篇,被報社評為2002年度優(yōu)秀通訊員。
《閩東日報》通訊員的經(jīng)歷對我影響深遠。我的人生因《閩東日報》而起步,也因《閩東日報》而更加精彩。因此,無論我身處哪里,對《閩東日報》的“偏愛”從來沒有改變。2002年8月,我被縣教育局分配到平溪鄉(xiāng)下小學任教,任課之余,我每日必讀《閩東日報》。假期,則時時關注身邊的新聞線索,經(jīng)常向《閩東日報》投稿。2012年初,我再次回到報道組。
調(diào)入報道組后,組里派我到《閩東日報》編輯部跟班學習一段時間。經(jīng)過這次跟班,我的寫作水平得到大大提高,此后,每年能在市級以上報刊、網(wǎng)站、雜志用稿200余篇,且連年被《閩東日報》《福建日報》評為優(yōu)秀通訊員。
總有暖意 流淌心間
夏斌
1989年,我在有著“霞浦西伯利亞”之稱的邊遠山鄉(xiāng)小學任教。山鄉(xiāng)信息閉塞,幾天一投遞的幾份《福建日報》和剛剛復刊的《閩東報》,成為我們汲取外界新鮮空氣的主渠道,從此與《閩東日報》結(jié)緣相伴。
看多了報紙,就有寫稿、投稿的欲望和沖動。于是,工作之余,便提筆“爬格子”。 稿子經(jīng)過多次“石沉大海”后,終于在1991年春季的一天,我的名字出現(xiàn)在《閩東報》版面上。一條百字短稿,經(jīng)過編輯的精心刪減,雖然在頭版上只發(fā)了簡訊,卻足足讓我興奮了好幾天,那張報紙,也不知翻看了多少遍。
2002年5月,我參加了《閩東日報》第5期新聞采寫培訓班。培訓回來后,寫稿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有所提升,曾經(jīng)有過一天在《閩東日報》上稿4條的紀錄。那時,寫稿、傳稿的條件都很落后,寫稿靠手寫,傳稿靠郵遞,拍攝的圖片稿,則要將圖片沖洗后,配上文字說明,郵寄到報社,許多新聞,因此成了“舊聞”。盡管如此,編輯卻從沒嫌棄,在保證稿子質(zhì)量的前提下,總是盡量采用。
2005年4月,我被借調(diào)縣委報道組。原以為,經(jīng)過多年基層寫稿的歷練,對新聞寫作規(guī)律有所掌握,專門從事新聞報道,該是輕車熟路。然而,現(xiàn)實并非想象得那么簡單,報道組所需的稿子,與之前所寫的一些“豆腐塊”相比,還是有所區(qū)別。剛進報道組那陣子,常常為所寫的一些“重頭稿”抓不到重點,寫不到“點”上而苦悶、焦躁。
這時候,又是報社相關版面的各位編輯伸出關懷之手,他們通過電話、短信,細心點評每條稿子的優(yōu)缺點,指導傳授采寫技巧,幫助尋找稿子切入角度,以及遣詞造句等細節(jié)。夜深人靜時,接到當班編輯了解、點評稿子的電話,是常有的事。熱情的鼓勵、中肯的點評,無不聚集著各位編輯的關心關愛之情,每每想起,總有暖意流淌心間。
雖然離開 從未疏遠
繆淑秀
“妹子,復刊30周年,能不能寫點文字?”初秋的午后,接到《閩東日報》編輯的電話,當時我正外出學習,時間很緊,但還是滿口答應。因為,我知道我依然被大家惦念。
一整個下午,我都沉浸在一種莫名的幸福感里,正如這午后的暖陽,讓人滿心歡喜。
彈指一揮間,10年的時光已悄然而去。若說10年前,是相識相知,那這10年便是不離不棄。2008年6月,我進入壽寧縣委報道組,與所有的同事一樣,白天采訪,晚上寫稿。那時娃小,7點前寫完消息稿,開始帶娃,娃一躺下,便開始寫通訊稿,幾乎每天都是凌晨3點左右入睡。我曾對自己的工作狀態(tài)這樣描述:站起來就跑,坐下來就寫,躺下去就睡。在編輯們不厭其煩的指導下,從隔三差五的“小豆腐塊”到時時可見的“刷版”,我從一名懵懵懂懂的小通訊員,漸漸走進大家的視野。也正是那些時光里養(yǎng)成的吃苦耐勞與執(zhí)著堅定,伴隨了我此后的人生,也帶給我一生的好運。
22個月之后,我通過公選到犀溪任副職。不久,報社領導到壽寧出差,抽空來犀溪調(diào)研。臨別時,報社領導感慨地對黨委書記說,犀溪的發(fā)展實屬不易,報社爭取多為犀溪做些宣傳,作為送給小繆的“嫁妝”。“嫁妝”,原來報社是我的娘家!瞬間,心中漾滿了幸福。
此后,我雖然不是宣傳委員,也未分管宣傳工作,但是為推進犀溪旅游發(fā)展,我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犀溪旅游推介。后來,我到了壽寧縣紀委負責宣傳工作,《閩東日報》自然又成為我的主陣地。幾年前,我來到福州工作,多少個不眠之夜,最割舍不了的還是與《閩東日報》間的情緣。
“妹子,最近有文章嗎?發(fā)來!”
“妹子,有空嗎?回來采風,大家想你。”
又是多少個年頭,我在電話這頭,“娘家”的親人在電話那頭,不變的是那份恒久的思念,是那份默默的支持與給養(yǎng)。我雖然離開,但從未疏遠。
在這里,我的文字開始飛翔
蕭珊
周一早上剛上班,突然收到一條信息,《散文選刊》要在今年11月份刊登我的敘事散文《說好了要等你》。當我看到目錄的時候,一時驚呆了,正如兩年前獲知我的散文詩要在《閩東日報》發(fā)表一樣,我第一個反應就是不敢相信。
對我來說,寫作從來不是信手拈來的事,能讓自己的作品在國內(nèi)CN級報刊上發(fā)表,甚至在大刊物上發(fā)表,是我不敢奢望的。我其實一直是不自信的。從寫日記開始,從寫隨感到寫散文、小說,在寫作這條路上一路摸索著走過來,沒有課堂教授我寫作要領,沒有人告訴我這條路要怎么走。但幸運的是,我的朋友從來沒有懷疑過我,總是時時給我力量和勇氣,總是推著我走。這一條路很漫長,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走多遠,這一條路能走多久,走到哪里,能獲得什么。有時只是一股子勁在心里,不愿放棄自己,不愿辜負朋友。
直到兩年前,《閩東日報》文學版的徐編輯告訴我,說《閩東日報》要刊登我的散文詩《春日》。
春天是令人欣喜的季節(jié),時間讓飛花落盡,又讓綠樹成蔭,讓傷痛撒潑,又讓夢想沉實,惟有文字是一路的知音,一路走一路陪伴,使你再不能猶疑,不能惆悵,要振作。終于知道與文字繾綣,是天賜的福分,不容你后退,不容你拿世間尺子衡量。人會老去,樹會蛀空,但文字不會被光陰剝蝕。
我是個出身貧寒且多災多難多病的人,有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因為朋友的不放棄,才讓死神放棄了我,才有了如今的我和我的文字。第一篇文章在《閩東日報》“太姥山下”文學版刊登出來后,從市級刊物到省級刊物、國家級刊物,我的文字終于讓我從容飛翔,許多朋友替我高興。
明天會更好
李清旺
自從1998年8月參加工作,《閩東日報》就成了我的良師益友,而真正與《閩東日報》“親密接觸”,是在2004年4月,我從教育系統(tǒng)改行到周寧縣委報道組,從那以后就再也“難舍離”。掐指一算,至今已有21個年頭了。
當初,剛被分配到一所農(nóng)村中學任教,擔任班主任的我常苦惱于“班會課講什么”,我總是從《閩東日報》尋找,專門挑身邊新聞,在班會課上與同學們分享。從教5年多的日子里,《閩東日報》為我提供了眾多題材。再往后,“轉(zhuǎn)戰(zhàn)”縣委報道組,我從讀者演變成了可以參與《閩東日報》的作者,有機會“舞文弄墨”,時有“小豆腐塊”見諸報端,內(nèi)心欣喜若狂,也深感責任重大。
記得2006年7月的一天,我跟隨縣教育局領導下鄉(xiāng),與他聊到周寧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與擔憂,我便暗下決心把這篇文章做大做深。經(jīng)過近一個月對學校、學生、家長和有關部門的走訪、調(diào)查,我撰寫了通訊《留守兒童,需全社會共同來呵護》。這篇通訊不僅在報紙上“露面”,還近乎整版,并成為了省市關注留守兒童的開篇之作,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留守兒童”成了當年的“熱搜”。
收到刊登有該文的《閩東日報》當天,我便小心翼翼將其從報紙上裁剪下來,珍藏于作品集里,至今打開仍可嗅到油墨香味兒。這篇文章著實令我備受鼓舞,之后雖換了好幾個工作崗位,但我向報社投稿的沖動卻從未間斷,先后有1000余篇文章被報社采用,多篇文章獲獎。
進入新時代,隨著新媒體、全媒體的快速發(fā)展,《閩東日報》也在快速發(fā)展,為像我這樣的無數(shù)網(wǎng)友提供了更多閱讀和參與的空間。如今,每天通過微信、寧德網(wǎng)看《閩東日報》,留意網(wǎng)上各種動態(tài),早已成為我的習慣。我還偷偷創(chuàng)建了個人的博客,收藏個人在報紙上發(fā)表過的文章。我始終堅信,《閩東日報》明天會更好!
遇見你 如沐春風
阮以敏
真正與《閩東日報》結(jié)緣,也就6年時間。
那是2013年夏天的一個周末,我回老家探望母親,踏進寬敞的老屋,看到步履蹣跚的老母親,心生無限感慨,時光就這么悄悄老去,留給老屋、老娘的只有歲月的滄桑。這一刻,萌生了要寫寫從小生活過的老屋,寫寫我至愛的親人們的想法。第二天返程的長途汽車上,我就開始閉目構(gòu)思,其間還向跟車女售票員借了一支短短的鉛筆,在紙質(zhì)車票背面上記下了三言兩語。兩周后,散文作品《家鄉(xiāng)的老屋》完稿。我把它發(fā)給了時任《閩東日報》副總編阮兆菁,得到他的肯定,并指出了不足之處。修改后的文章,很快就在《閩東日報》副刊“太姥山下”發(fā)表。收到帶著墨香的報紙,我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恨不得馬上昭告天下所有親朋好友:我的文章發(fā)表啦!
這是我時隔多年再次寫作并發(fā)表文學作品,雖然年輕時也曾喜歡舞文弄墨,但是畢竟年紀輕、閱歷淺,實在也寫不出有什么思想內(nèi)涵的文章。此后因忙于工作、生活,不再有文學創(chuàng)作的念頭,這一擱筆,將近30年。文章發(fā)表后,從此激發(fā)了我創(chuàng)作熱情,我還是選擇最熟悉、最親切的題材入手,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表現(xiàn)家鄉(xiāng)情懷的散文,如《花橋故里》《柏洋湖情思》《家鄉(xiāng)的水晶肉》《家鄉(xiāng)的院后山》等等在《閩東日報》發(fā)表,表達對故土親人的愛戀。以此為契機,和好友阮兆菁、學生阮周華共同謀劃,一起主編了鄉(xiāng)土文學作品集《故園深深情滿懷》。寫著寫著,漸漸地思路清晰了,視野也開闊了。我受邀參與縣政協(xié)《朱子文化與古田書院》《杉洋講古》、縣委宣傳部《古田故事》等編撰工作。在寧德人民廣播電臺拍攝《探訪·金翼之家》、寧德電視臺拍攝《千年臨水情》系列節(jié)目中,多次以專家學者身份出鏡解讀。
去年4月,我加入了省作家協(xié)會。5月,被選為古田縣作協(xié)副主席。有了《閩東日報》這塊沃土,我才逐漸成長,一路走來,沐浴著陽光雨露,開花結(jié)果。
責任編輯:鄭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