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評:細節(jié)之美
有一回,在一家小吃店吃早點,同桌客人點了一份清湯面,老板娘弄好后讓其丈夫端出來。我注意到正在打掃衛(wèi)生的男人并未洗手,當他把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放在客人面前時,右手大拇指扣在面湯中,指甲內滿是污垢。
我趕緊咽下最后一個餃子,逃難似的離開此店,并發(fā)誓再也不會來這里消費了。
平心而論,這家店的東西口味不錯,價格也合理,只是店主不重視細節(jié),不怎么講衛(wèi)生,像我這樣既敏感又潔癖的客人是難以容忍的。有一天,乘著店里無客戶,我誠懇地提醒店家一定要注意小節(jié),不能因小失大。店主似有所悟,感激地說:“怪不得回頭客少了。”
細節(jié)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有數(shù)不清的格言警句,諸如“細節(jié)決定成敗”“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九層之臺,始于累土”等等;但也有“大行不顧細謹”“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等,它們之間是否自相矛盾?
例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有方家舉“六尺巷的掌故”。相傳,祖籍安徽桐城的清代大學士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因兩家宅地都是祖上基業(yè),時間久遠,對于宅界雙方不肯相讓??紤]到兩家都是名門望族,縣官難以定奪,張家遂馳書京都。張英回信道:“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信,旋即拆讓三尺,吳家深為感動,也讓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
宰相肚里能撐船。成大事者以天下為己任,不拘泥小事小節(jié)是為了更好地利益蒼生。張英選擇讓,在他看來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老家的三尺地都是“小節(jié)”,鄰里和睦、與人方便才是“大節(jié)”;否則,他為了顧及顏面仗勢欺人、寸土不讓,拘了利己的小節(jié),反倒失了士大夫的大節(jié)。這或許是“六尺巷”最感人至深的地方。
細節(jié)之美體現(xiàn)在對人的關愛、關照、關心。一個單位或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缺、面面俱到,但要想方設法把員工或他人關切的細節(jié)做得好些、好些,更好些,因為細節(jié)的投入成本是較低的,只要稍稍用心用情即可。
我在老家穆陽的一家超市購物,商家免費提供多款帶提手的塑料袋,商品稱好后,售貨員把價格條碼貼在袋子邊緣,而不是把袋口封死,這樣袋子便可以重復使用多次。
一次,我對售貨員說:“城里的超市把袋口封死,說是擔心有人再往里頭添東西而不再付費,但撕下價格條碼后,好端端的袋子便壞了。”那位售貨員笑答:“看來城里人的心眼還不如‘莧菜籽’大,我們這兒鮮有偷盜現(xiàn)象。”
是的,如今的超市密布著監(jiān)控探頭,即使有極少數(shù)心存“偷雞摸狗”念頭的顧客也很難渾水摸魚。這家超市的購物袋不封口,初發(fā)心是以誠待人,結果換來了顧客的真誠回報,融洽了商家與客戶的關系,細節(jié)之美表現(xiàn)了淋漓盡致。
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家鄉(xiāng)鎮(zhèn)超市一天便可為消費者節(jié)約千把個塑料袋,既方便客戶,節(jié)約了資源,又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破壞,一舉多得。假使全國的超市都借鑒他們的做法,將極大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
勿以善小而不為,環(huán)顧周遭,我們尚有數(shù)不清的細節(jié)要加以完善改進。比如小小的空調排水管,用不到三四年便像蛇皮脫那樣爛掉,倘若斷在墻根,尤其是高層的,請師傅換一根新管,價錢不過區(qū)區(qū)幾元,但費用不下幾十元,還不一定會請到人。
每次遇到因空調排水影響他人而致鄰里鬧糾紛時,我常想,生產此類管子的,為什么不在質量上下點功夫,至少要考慮能用上十年八載,哪怕價格高些又如何?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