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守好“身口意”
寧德網(wǎng)消息 (姜姜)
“身、口、意”是婦孺皆知的常用語,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關(guān)鍵時刻,人們自覺守好“身、口、意”既是社會公德,也是責任義務(wù)。
1月25日,南昌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進賢縣益民堂大藥房進行突擊檢查,發(fā)現(xiàn)當事人涉嫌存在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不按規(guī)定明碼標價的違法行為。對此,南昌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擬對其囤積口罩等疫情防控用品、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做出頂格罰款300萬元。
網(wǎng)友對這個處罰交口稱贊,批判這種行為是“發(fā)國難財”,喪盡天良,縱然罰個“傾家蕩產(chǎn)”也不為過。這就是典型的身不正醞成的惡果。最高檢日前下發(fā)通知,在疫情防控期間,哄抬物價、弁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和生產(chǎn)銷售偽劣防治、防護產(chǎn)品藥品和犯罪要嚴懲不怠,可謂正當其時。
古人十分重視修身,以“守身如玉”為最高修養(yǎng)。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只有修身在先,才有資格資糧齊家、治國、平天下。做為管理者更是如此,否則身不正,令何以能行?
新型冠狀病毒是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因此,在與人接觸時,盡量與他人身體保持“一定距離”(保持一到二米距離外),這是非常時期的自我保護,亦是對他人的尊重與保護。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上次的“非典”橫行和這回的“新冠”病毒疫情爆發(fā),都是人類為所欲為不忌口,亂吃野生動物造成的。一位老將軍疾呼:有些動物我們是絕對不能再吃了。再吃,或再殘忍地吃,我們是要遭報應(yīng)的。踐行“天人合一”的中國古人十分重視生態(tài)倫理,認為人與人、人與天地萬物都是生命共同體。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咳嗽和打噴嚏的飛沫傳染,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間,公民必須戴好口罩,不隨地吐痰。筆者注意到,春節(jié)期間,街頭巷尾少了往昔佳節(jié)的熱鬧與繁華,但馬路上卻痰跡斑斑,尤其刺眼,讓人作嘔,辛勤的環(huán)衛(wèi)工人能掃凈垃圾卻難以清掃痰跡。
這個春節(jié),坊間自嘲為“口罩春節(jié)”,佩戴口罩目的是為了防病毒傳染,但也有另一層的寓意,那便是在疫病流行中少造口業(yè)。那些利用疫情制造、傳播謠言的終將自食其果,受到法律的重罰。
守好“意”有兩層的含義, 一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一定要“堅定信心”。只要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同舟共濟,沒有過不了的坎,克服不了的困難。悠悠五千年,泱泱大中華,炎黃子孫艱難險阻走到今天,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走過來的。二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意志,有“位卑不敢忘憂國”的意氣,有“一方有難、八方相助”的意愿,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血濃于水的中華同胞,眾志成城、守望相助,一定有信心和決心打贏它。
天蓋之下,地載之上,一個人之意:存好心,口:說好話,身:行好事,那么這個人便充滿正能量,古往今來,邪不勝正!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