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寧德味丨板燈龍舞新春,周寧這里好熱鬧……
周寧縣李墩鎮(zhèn)際會村居周寧西南隅,距縣城19公里,有8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 主村由4個自然村組成,其中益年村、洋中村、后莊村居民以葉姓為主,嶺兜村居民以黃姓為主。全村土地面積36,000畝,現(xiàn)約有800戶3000多人口。
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周寧李墩際會村葉氏肇基始祖大四公從屏南雙溪宋角底遷居現(xiàn)際會村瑞龍崗自然村,南宋開禧三年(公元1207年)瑞龍崗葉氏八六公遷居際會。大約于公元1342年后代繁衍分居,丁十公、進二公、進四公分別定居到現(xiàn)際會行政村的后莊、洋中、益年三個自然村。
由于當年天災人禍、瘟疫頻發(fā),葉氏先祖生活苦不堪言,傳說龍能行云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通過舞龍、迎燈等方式來驅(qū)邪除瘟、祛災,祈求平安。元朝初,至正24年(1364年)際會村開始舉行舞龍、迎板燈龍活動,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要求各家各戶要出壯丁一人,隨帶板燈一板。每節(jié)板燈長達2米,上面裝上兩盞花燈(花燈先用竹篾扎成,裱貼上透亮的紅白相間燈紙,燈中央插上一根蠟燭),然后將各家的板燈連接起來,加上龍頭、龍尾,就成了一條長長的板燈龍。燈龍越長,越說明村莊人丁興旺,所以家家戶戶都樂意參與。
際會板燈龍與其他地方板燈龍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還有三條舞龍同時出迎,舞龍由后莊、洋中、益年三個自然村各出一條,舞龍由龍珠、龍頭、龍身、龍尾四部分組成,制作精致,形態(tài)逼真。
迎燈、舞龍活動緣由圖騰崇拜意識,后演變?yōu)槠砬筘S收、祈求平安的民俗活動,際會村每年正月初三至初八日(早期是正月十三至十八日),連續(xù)舉行迎燈、舞龍活動,歷代相承。每次活動都有一整套吉祥禮儀,包括出迎時間、起點、行走線路、終點、祈福等都十分講究,依民俗風情進行,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五是巡游葉氏先祖、初六是巡游林公忠平王、初七是巡游方廣佛、初八是巡游齊天大圣?;顒佑筛鞔宥渍偌M織。
活動當天村民們都會提早吃完晚飯,將自家的板燈拿到指定地集中連串,待各村的舞龍、板燈龍集中就緒后,由專人鳴起響銃,先是三條舞龍帶路,板燈龍緊隨其后,每條龍均有一隊鼓樂嗩吶隊伴奏,到指定巡游的際會葉氏宗祠或神佛殿請出寶像。然后由德高望重者手執(zhí)“龍珠”,引龍前行,三條舞龍、香案、始祖或神佛寶像、板燈龍依次跟后,沿村巷穿行,每到開闊處整個隊伍都會停下進行舞龍表演,表演期間村民們爭先往香案上香,祈求合家平安,五谷豐登。一路迎來,浩浩蕩蕩,所經(jīng)之處,沿途村民都鳴放鞭炮,設(shè)案相迎,男女老少歡天喜地,夾道爭相觀睹。
巡游完各村,三條舞龍和長長板燈龍集中在一塊空曠的場地進行“穿龍”、“跑龍”匯演。三條舞龍先集中在場地中央“穿龍”表演,由一個身手矯健的青年舞龍頭,由六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操縱龍尾,是時而一龍一珠,時而三龍一珠。外圍是長長板燈龍圍著三條舞龍進行“跑龍”表演,寓意宗族團結(jié)一心,和睦相處。整個場面是盤旋翻騰,忽圓忽直,忽曲忽伸,配以大小煙花爆竹、鑼鼓嗩吶,大有呼風喚雨,翻江倒海之勢,場面蔚為壯觀。
際會村舞龍、板燈龍保留著民眾"龍信仰"的民間文化傳統(tǒng),是地道的百姓文化,幾乎每家每戶都參與,廣場性、廣泛性為其主要特征,其參與人數(shù)之多、活動范圍之廣,具有民俗、歷史研究價值和民間工藝傳承功能,在閩東一帶產(chǎn)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來源:新寧德拍客團 葉先設(shè) 圖 葉德華 文
編輯:林宇煌
審核:劉寧芬 周邦在
責任編輯: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