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沙江鎮(zhèn):汐路橋上的救人善舉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 夏斌 文/圖)潮漲橋沒,潮落橋露。若沒有關注到潮水起落時間,就可能引發(fā)危險。這是汐路橋退潮時的情景。
“其實,這是很平常的行為,每個人都不可能見死不救的。”近日,在霞浦縣沙江鎮(zhèn)竹江汐路橋西橋頭的一座簡陋魚塘看護房內,78歲的老黨員、老退伍軍人陳理統(tǒng),提起在汐路橋上救人的義舉,顯得很平淡。
竹江是個島村,四面環(huán)海,無陸路通行。清朝嘉慶年間,經當地鄉(xiāng)坤、鄭姓族人多年艱苦修建,終于在海埕灘涂爛泥上,修建了長達3651米、用條石橫豎壘砌而成的石橋,潮漲橋沒,潮退橋露,方便島民退潮時能順利出島。2009年,該橋被列入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隨著汐路橋在外知曉度的不斷提高,慕名前來觀光、體驗步行過橋的游客越來越多。“盡管鎮(zhèn)村在橋兩頭的突出位置,都設置了多塊汐路橋海區(qū)每天潮汐時間表警示牌,但是許多外地游客,并沒太關注。”竹江村黨支部書記陳言杰說,由于橋長,潮水漲得快,有些游客往往還沒到達對岸,潮水就開始淹沒橋面,進退不得,險情也就隨之發(fā)生了。
2018年“五一”小長假,來自浙江的兩個旅游家庭,兩男兩女成年人,還有兩個小孩,到竹江島游玩,從汐路橋步行返回。當時,天色已晚,島上村民獲知他們準備從汐路橋步行返回時,都勸說他們,可能來不及安全上岸,不能冒險,但是他們執(zhí)意要走。
當他們走到離西橋頭還有近千米距離時,潮水已經淹沒到4個大人的大腿部?;艁y中,他們再也不敢前行,只能將孩子馱在肩膀上,停留橋面大聲呼救。
“那天,正好是刮南風,他們的呼救聲,隨風斷斷續(xù)續(xù)隱約傳來。”陳理統(tǒng)回憶說,我聽見呼救聲,趕緊放下飯碗,和洗橋工陳言龍一道,快速沖到岸邊,駕著小船沿橋邊尋找他們。
“發(fā)現他們時,海水已經沒過大人的腰部,還在不斷往上漲。”陳理統(tǒng)說,“4個大人站在水中瑟瑟發(fā)抖、驚慌失措,孩子也驚嚇得大聲啼哭。我們趕緊將他們全部接駁到小船上,安全送上岸。”
有一年的一個節(jié)假日,一位來自浙江的女大學生,獨自一人上竹江島游玩,暮色中,她不聽村民多方勸阻,執(zhí)意要從汐路橋返回住宿地,結果,只行至不到橋長的三分之一路程,就被漲潮的海水阻斷了前行的路,她趕緊報警求救。
“當時,我和村主任都在鎮(zhèn)里辦事,接到報警電話后,馬上和邊防所干警趕回村里營救。”陳言杰說,當他們趕到報警電話所說的橋面附近時,卻始終沒有發(fā)現遇險者。原來,女孩在慌亂中說錯了位置。他們通過與在村里的村支委鄭尚銀聯系,要求他從村那頭搜救,結果,在離島還不到千米的橋面上,救下了女孩。
“就這幾十年,村里鄉(xiāng)親們在汐路橋上救下的遇險者,不下十幾個。”陳言杰說,大家都把救助遇險者,當作是一種很平凡的善舉,坦然對待。
責任編輯:陳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