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寧鳳陽:百年進士第 糍耙香滿堂
百年進士第
糍耙香滿堂
11月30日晚上,在鳳陽鎮(zhèn)天香村進士第,村民們用石臼打糍耙,享受著豐收帶來的成果。
據(jù)了解,古法打糍粑工序十分繁瑣,首先選用自家種植的精品糯米稻谷,經(jīng)過加工碾成潔白玉亮的糯米。打糍粑的前一天,要把糯米淘洗干凈,再放在大水缸里提前浸泡至少4個小時;第二天就是正式做糍粑了,一邊將灶膛點起大火,一邊用大竹筐把米從水缸撈出來過水,過水后的米倒入特制米桶里壓實摻水,并用大鍋蒸熟。此時柴火燒的越旺越好,待蒸上一個半小時,蒸熟的糯米青香撲鼻。
打糍粑是力氣活,需要幾位壯漢輪流換著打,一次兩個人。每人手上握著一根大石槌,不斷擠壓著糯米,直至糯米粘稠,再使勁捶打,約半小時,糯米便成了綿密的面團。此時,再將糯米面團轉(zhuǎn)移到捏糍粑操作臺上,幾位婦女嫻熟麻利地將糍粑捏成圓圓的面團。糍耙吃法有多種,蒸煮煎炸皆可,軟糯可口,香味撲鼻。
“糍粑有著團圓甜蜜的豐富寓意,象征著家庭和睦、幸福吉祥?!碧煜愦宕逯R仙增告訴筆者,該村打糍耙的風俗由來已久,迄今有一百多年歷史。
圖為鎮(zhèn)黨委書記李木清和村民們共享豐收喜悅
來到天香村,就不得不提這進士第。清乾隆丙午年(1786年),盧金琦中舉出任山西岳陽縣知縣,后在天香村購有田產(chǎn),為便于管理便在天香村建別墅莊園,因此處長著10多株野生牡丹,便把莊園命名為“天香園”,意取牡丹系國色天香之義。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天香村的村名。盧金琦長子贊唐與次子贊虞,小時住在“天香園”讀書。后來,盧贊虞進士及第,恩授山西省浮山縣知縣其后人盧齊喬中舉后,遂在斜灘盧宅和天香盧宅的大門門楣上同時鑲上“進士第”匾額,以彰顯家族的榮耀。
筆者了解到,今年為推動鳳陽鎮(zhèn)文旅產(chǎn)業(yè)發(fā)展,進一步保護古建筑物,該鎮(zhèn)黨委政府謀劃天香進士第前廣場提升項目,計劃對進士第前廣場進行改造提升。目前項目已經(jīng)完成土地清表,著手開始硬化,雕花仿古板材已經(jīng)定制,不日即將到貨組裝。
天香村進士第 劉巖生/攝
高高馬頭墻
幽幽小曲巷
厝厝相連
門門相通
穿行小巷間
走過朱門深戶
吃上一口熱騰騰的糍耙
那滋味不僅飽含
天香村村民勤勞耕作的汗水
還蘊含了
這百年古民居的悠悠歲月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通訊員 陳星
編輯:陳娥
審核:劉寧芬 林珺
責任編輯: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