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收復(fù)橫嶼454周年--蕉城區(qū)中秋舉辦 “拖石”活動紀念戚繼光
寧德網(wǎng)消息(陳祖淵)又到一年中秋佳節(jié),昨日,筆者獲悉,在市區(qū)崇文路及漳灣等街,將舉行“拖石”和火炬游行活動,以紀念戚繼光,今年是戚繼光收復(fù)橫嶼454周年。
今年是民族英雄戚繼光收復(fù)寧德蕉城漳灣橫嶼454周年的紀念日。據(jù)歷史記載,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八月初八晨,戚繼光率領(lǐng)八千將士由浙江入閩到達漳灣準備進攻橫嶼,消滅島上倭寇。戚家軍分別在馬頭山、孫厝閘門頭和村頭麒麟山下安營扎寨,周密部署,就等待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這一天的到來。
中秋之夜,月光明亮。作戰(zhàn)的信號發(fā)出后,漳灣、城澳一帶便沸騰起來。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了大紅燈籠,由高燈、響器作前導(dǎo),軍民個個手持火把,用漁船上的纜繩綁上一塊塊大石頭,在街頭、街尾來回拖曳而過。一時間漳灣全村火光明亮、鑼鼓喧天,爆竹震空,拖石聲、吶喊聲響成一片。
盤踞在橫嶼島上的倭寇,發(fā)現(xiàn)對面漳灣村熱鬧非凡,經(jīng)派奸細探聽,方知該村在歡度中秋佳節(jié)。于是,他們也在橫嶼開懷暢飲后作起樂來。熱鬧到三更半夜,一邊是人人精神振奮、整裝待發(fā),一邊是個個醉成爛泥、鼾聲如雷。子夜后,時機成熟了,戚繼光兵分兩路,從橫嶼鷺鷥頭和南塘進攻橫嶼。困在籠中的近兩千名倭賊還蒙在鼓里,被戚家軍首尾一夾,除部分奪舟外逃溺海而死外,其余的倭賊全部被戚家軍殲滅于橫嶼島上。這一戰(zhàn)役成為戚家軍入閩抗倭第一大捷。
在漳灣村頭麒麟山下宮門咀大路邊,至今仍然豎立著刻有“恩澤壇”三個大字的石碑,無聲地感謝著戚家軍剿滅倭寇、為民造福,歌頌著戚繼光軍紀嚴明、大義滅親的高尚品質(zhì)。傳說,公元1562年中秋節(jié),戚繼光率領(lǐng)出征橫嶼前便曉諭全軍:攻島勝敗,在此一舉,分秒必爭,只許前進,不許后退,違令者斬。他任命戚狄平(戚繼光之子)為前部先鋒,率領(lǐng)先頭部隊向南港進發(fā)。年輕的戚狄平率部離村不久,想看看父親的后繼部隊是否已走出漳灣村口,便回頭來向漳灣方向看了看,跟隨在后的將士認為戚小將軍有要事交代,也就停下了腳步。走在后面的戚繼光發(fā)覺后,經(jīng)查問得知是戚狄平探視后繼部隊是否離村,故此停下來。戚繼光聽說兒子狄平違令,怒氣沖天,為使三軍將士服從指揮,他便大義滅親將愛子戚狄平斬殺在麒麟山下宮門咀大路旁。
戚家軍橫嶼之戰(zhàn)戰(zhàn)果輝煌。寧德百姓歡欣鼓舞,拍手歡慶。從那之后,每逢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舉行“拖石”和火炬游行便成了寧德群眾紀念戚繼光的一項重要活動內(nèi)容。市區(qū)、漳灣等街、村的紀念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沿街觀賞的群眾常常圍得一層又一層,多達兩三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為紀念戚繼光抗倭的豐功偉績,廣大寧德人民分別在蕉城、漳灣等處建造戚公祠、思兒亭牌坊、戚繼光公園、戚繼光塑像等,還將蕉城一街道命名為“繼光街”。當(dāng)年為支持戚家軍消滅倭寇,寧德民眾特制了大量“光餅”犒勞戚家軍。從那時起,光餅便成了蕉城民眾的一種美食。
責(zé)任編輯:雀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