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岐法庭:“法庭+”繪就轄區(qū)新“楓”景
“感謝法官幫我們解決了這個煩心事,這下終于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了。”在羅江街道法官工作室,居民小劉感謝地說。
前不久,家住福安市羅江街道某社區(qū)的小劉和鄰居連續(xù)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稱,因家門口附近中學設有6條減速帶,夜晚車輛經過時產生大量噪音,導致附近居民無法入睡,影響正常工作生活。
一邊是學生上下學安全,一邊是居民日常生活起居。為實質化解矛盾,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來到羅江街道法官工作室,邀請值班法官一同參與調解。經耐心釋法說理,最終相關部門同意拆除部分減速帶達到降低噪音的效果,該解決方案獲得居民的一致認可,實現案結事了人和。據悉,這是羅江街道法官工作室成立后化解的第一起糾紛。
羅江街道位于福安經濟開發(fā)區(qū),轄區(qū)內聚集學校、企業(yè)等,單位繁密、人口眾多,近年來,隨著轄區(qū)經濟社會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速,企業(yè)與群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今年3月,福安法院賽岐法庭充分發(fā)揮地處基層一線作用,積極對接羅江街道“1141”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機制,成立駐羅江街道法官工作室,主動融入羅江街道網格化治理模式,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而這是繼“三江社區(qū)法官工作室”后,賽岐法庭又成立的一個法官工作室。
無獨有偶,日前,羅江街道法官工作室再次聯合街道調解員成功調解了1起小區(qū)違章建筑糾紛,化干戈為玉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群眾家門口。
“人民法庭作為基層法院的派出機構,處于司法服務基層社會治理、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最前沿,是離群眾最近的地方。”賽岐法庭負責人陳明麗說,法官工作室搭起新時代人民法庭聯系服務群眾新紐帶,切實打通了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
據介紹,法官工作室繼承和弘揚馬錫五審判精神,建立“值班法官+法官助理+特邀調解員+社區(qū)案件聯絡人”四合一調解團隊,以普法為先導,以調解為關鍵,從“建立定向聯系、開展多元解紛、推進巡回審判、強化普法宣傳”四個方面著手,積極融入羅江街道“1141”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機制,助推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多方參與、齊抓共管”的訴源治理一盤棋格局,助推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法治化。
“小糾紛”牽動“大民生”。賽岐法庭將與轄區(qū)重點街道、社區(qū)、鄉(xiāng)村建立常態(tài)化銜接渠道,繼續(xù)推進法官工作室實體化運行,加強訴源治理,堅持前端治本清源、中端風險防范、末端矛盾化解,將涉及群體性、具有一定敏感性的矛盾化解在搖籃中,讓法官工作室工作落地落實。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記者 郭曉紅 通訊員 楊金英
編輯:邱祖輝
審核:陳小蝦 周邦在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