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杜鵑別樣紅
寧德網(wǎng)消息(葉子清) 正是人間四月天,金山杜鵑別樣紅。仲春之際,正是福安市松羅鄉(xiāng)金山村杜鵑花盛開時,在那片燃燒的花海,一經(jīng)進入,就醉入其中,癡迷忘返。
戊戌年,四月十一日,春光明媚,藍天白云。我們從福安市區(qū)出發(fā),沿著104國道,穿過溪柄鎮(zhèn)、松羅鄉(xiāng),沿著蜿蜒的鄉(xiāng)村道路,驅(qū)車九十分鐘,來到與霞浦縣柏洋鄉(xiāng)交界的大洞峰目睹杜鵑花的芳容。“大洞峰”,亦叫天都峰、又稱天赦峰,海拔796米,為福安市第三高峰。你瞧,天赦峰頂草木際天,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呦,紅的燦爛,白若仙女,紫如美女,格外爛漫。
盡管時近中午,驕陽似火;盡管汗?jié)窳芰?,滿臉黝紅,人們卻似乎忘記了饑餓,不愿停下腳步,石階小道擠滿了上山的男女老少,人人不甘落后,個個精神抖擻,哪怕速度慢了,找不到最佳位置觀賞杜鵑花,頗有置身杜鵑花中,留住一份綿綿情思之意。
佇立大洞峰頂,鄉(xiāng)賢劉奶祥告訴我們一則美麗傳說:相傳宋代為宋寧宗講學(xué)的朱熹,因受佞臣讒言所,不得辭官南逃游學(xué),途經(jīng)金山村,來到大洞峰山麓,村民告知“天都山”。朱熹聽成“天赦山”,心中大悅,認為這是天意安全了,就在金山化名隱居。朱熹見劉氏族人尚圣重賢,待人以禮,遂不吝賜教:金山村背倚屏峰,恰似金字“人”首,村中應(yīng)修三條主道為金字三橫,人居其間頂起金字之一豎,左右各建一門樓為金字兩點,民居面向南筆架山峰,有“金”有“山”,故取村名為金山。從此,天都峰亦故名“天赦峰”。雖然朱熹已仙逝數(shù)百年,但是金山村劉氏宗祠建筑風(fēng)格,仍按朱熹指點而建,在福安市別具一格。
此刻,蔚藍的天空之下,身處杜鵑花懷抱下的大洞峰,漫山遍野一片紅,白紫相間點綴映襯,或于碧草綠樹中、或于險峻陡凸奇石間,真有神仙一樣的感受!
如果說相遇總在不經(jīng)意間,拾級登上石階,眼前豁然開朗,漫山遍野如潮似海的杜鵑花鋪天蓋地奔涌而至,如霞似火,白若天仙,紫氣東來,令人屏息驚嘆:美哉!壯哉!鄉(xiāng)賢劉昌貴告訴我們,四月伊始,就是大洞峰杜鵑的黃金花期。杜鵑,這種被稱為“花中西施”的山花,真正開得千姿百態(tài),風(fēng)姿綽約。大紅、明紫、雪白、淡藍、柔粉……各色杜鵑純凈明艷,綺麗燦爛,令人目不暇接,心旌搖蕩,仿佛跌入五彩夢境中,疑真似幻。那株被稱為“杜鵑王”的杜鵑竟高達4米多,鶴立雞群,頗為引人注目,據(jù)說它已三百高齡,滿樹繁花似錦,壯美大氣。
如果說相遇總在不經(jīng)意間,那么大洞峰一朵朵燦若丹霞的杜鵑花,就像一簇簇火焰,映紅了朗朗的天際;一叢叢紅遍山崗的錦簇,猶如一支支耀眼的火炬,成了這塊紅色圣地的圖騰。上世紀三十年代,金山村革命前輩劉新貴憑著智慧,為救葉飛、馬立峰、詹如柏、施霖、郭秀山等7位閩東革命主要領(lǐng)導(dǎo)人,同施膿祿一道,巧妙與匪首周旋,舍生忘死按下手印,演奏出一曲義薄云天、英雄壯烈的“九家保”贊歌。
極目遠望,那滿山遍野的杜鵑花,鋪展到目力不能企及的天邊,似乎要把逶迤的山巒舞動起來,成為一道繽紛的風(fēng)景線。大洞峰杜鵑,既有灌木又有喬木,花開百樣,爭奇斗艷,仿佛紛紛昂揚通人性的嫣紅。那燦然帶香味的野生猴頭杜鵑,相比普通杜鵑,其樹干粗壯,花大色艷。花初開的時候是紅色,繼而漸次變?yōu)榉凵?、紫色和白色,一季變四色,令人叫絕,留連花野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
駐足浩瀚花海中,蔚藍的天空底下,環(huán)顧方圓數(shù)十里崖壁千刃,怪石嶙峋,千姿百態(tài)。山腰中的杜鵑花漫漫舒展開來,一叢叢,一簇簇,織成花的彩帶、花的云霞、花的山谷;躍上不老松,仿佛身處云端仙境,群山峻嶺落于腳下,形成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
在這樣和諧美妙的大自然中,與花為伴,人面花影,遍野風(fēng)情;鏡頭起落,凝聚無數(shù)靚影。仲春時節(jié),站在天都之巔,盡情觀云海、賞杜鵑,猶入仙境,令人心曠神怡,讓我們投入金山村天都峰杜鵑花的懷抱吧!
責(zé)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