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下“白露茶”味濃
寧德網消息(葉子清 鄭望) “白露白茫茫,沒被莫上床。”這是曾經福安市的天氣諺語,如今,由于受大氣候的影響,雖然,已進入秋天、白露季節(jié),卻依舊像夏天一樣,驕陽似火,溫度高達攝氏35度左右,絲毫無一丁點天氣轉涼的跡象。
白露時節(jié),我們頂烈日、冒酷熱,踏上福安市西北部小鎮(zhèn)——曉陽鎮(zhèn)的路途,慕名前往白云山腳,剛被福建省評為傳統(tǒng)村落的嶺下村,探尋嶺下村秋茶的足跡,品嘗嶺下“白露茶”味濃的美感。
嶺下村地處福安市曉陽鎮(zhèn)東部,現(xiàn)有223戶、938人,轄嶺下、嶺頭亭(天主教)、外坑、下劉坑、黃馬坑等自然村,其嶺頭亭是社曉公路上曉陽鎮(zhèn)通往福安市區(qū)的咽喉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古樸的嶺下村,不僅和睦居住著福安市常見的“吳、陳”兩姓氏族,也相敬如賓生活著福安市罕有的“文、簡”姓氏人家。它不愧是福建省傳統(tǒng)村落,一進村子,但見一座座紅墻黑瓦藍磚、錯落有致的古厝民居觸及目光,透過挺拔沖天的杉木、毛竹林,依然可見當年生產簡易“白露菜茶”的廠房。
老樹下,殘墻旁,旮旯角落長著野菜綠草;村道邊,巷道口,一口水井汩汩噴著泉水,清澈見底,清甜可口。走進一座老屋,虛掩的柴門前懸掛著剝漆的匾額,年代久遠的雕花窗欞,雖欲搖搖欲墜,卻可窺豹出能工巧匠的工藝;時代的變遷,房屋的主人已經喬遷進城,淡出社會的缺角石磨蒙著厚厚灰塵,黢黑的灶臺斜放著搪瓷水杯,墻角的水槽有一截埋進土里。老屋像一段古木,年輪滌藏在樹木的紋理中。
時近中午,寂寥的村落升起一縷縷炊煙。漫步寂靜的村中小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婦,熱情地邀請我們到家中就坐,讓我們感到莫名的激動。
老人家正在家中燒火煮飯,聽到外面有陌生的客人聲,馬上走出老屋邀請,一副樸實好客農家人的氣節(jié)。你瞧,灶臺前農婦手腳伶俐,一邊燒火,一邊拿碗子沏泡“白露茶”。老人家面帶笑容,熱情地大家泡一碗白露茶。茶是山里自產的生態(tài)茶,茶湯呈金黃色,一縷清香撲鼻而來。
都說嶺下“茶林產業(yè)成支柱,加工精細茶經讀。”嶺下的茶米是地道的高山云霧茶,其地理氣候、生態(tài)環(huán)境是絕對上佳的!當年谷嶺下(編修于萬歷二十五年的《福安縣志》“觚嶺”村名,即今“嶺下”)茶業(yè)興旺繁榮,整個村莊“吳”、“文”、“陳”、“簡”姓氏,皆產茶。
原居嶺下的茶人吳步云,奔走閩粵,與洋人做茶葉生意,船裝舶運,販茶巨萬,發(fā)展到坦洋經營茶莊,“不數(shù)年大獲奇贏”。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軍需告急,吳步云“毅然輸財助邊”,受到清政府的褒揚。吳步云十分熱心社會公益事業(yè),大力倡修道路橋梁。不僅出資修通曉陽往福安城關的咽喉要道嶺頭亭,還出資整修羅源、連江兩縣之間的崎嶇險危山徑。
坦洋元記茶行行主吳賡俞,以嶺下村為根據(jù)地,收購初制干茶。每年發(fā)放“茶銀”時需要70多人,挑著140多桶(每桶裝1000塊)銀元;一路長蛇陣,從坦洋挑到嶺下村,發(fā)給當?shù)剞r民。嶺下村的莊稼大戶們見這么多白花花的銀子,驚訝地說:“冬下我們挖的番薯還沒這么多哩!”這里人待客少不了沏盅好茶,不論清明時節(jié)谷嶺“清明茶”,還是白露季節(jié)的“白露茶”,均特令人叫絕。
“嘗茶何必明前茶,嶺下白露茶飄香。”細細地啜飲著幽幽的白露香茶,嶺下像一處耐人咀嚼、耐人品味、更耐人回味的地方。晌午時分,白露采新茶的鄉(xiāng)親陸續(xù)回到村里。安靜的嶺下,又開始熱鬧起來。據(jù)了解,如今的嶺下村依然有茶葉面積1226畝,每到采茶季節(jié),在外的嶺下人依舊要回到村里從事采茶制茶。一些能人還利用自有資源擴大茶園、引進新品種、辦起茶廠,將茶葉收購加工后再銷往全國各地,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靜坐屋前的靠廊上,倚欄憑眺嶺下秀色,自有茶事操勞,恭儉勤作,這何嘗不是一種陶然的桃源勝景!嶺下依然沉浸在悠悠的茶香里,讓平凡的初秋平添了一種揮之不去的馨香。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