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 | 艾草:“石古蘭”探幽
寫意“石古蘭”
每次拜訪石古蘭,我都在思考,能“留下”些什么,“帶走”些什么。走進石古蘭,失落時收獲了歡喜,歡喜時收獲了豐盈,豐盈時收獲了給予,給予時收獲了感恩。
“石古蘭”這三個字,總令人延伸聯(lián)想。第一個“石”字,想到古句“遠上行山石徑斜”,我愿為你著色,讓這個小村富有詩意。第二個“古”字,又稱“鼓”,引用唐代張建封《競渡歌》的一句“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仿佛站在山上看見大海起勢,一個人的耳孔里頓時響徹千軍萬馬的喧嘯奔騰?!吧贌o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彬暄驯P旋,一路向上,心有所念,執(zhí)意向遠,伸手可觸天空、云朵。不經(jīng)意間,青山綠意在古樸的建筑群落中脫穎而出,依附在耳邊,讓我感受“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的悠然。第三個“蘭”字,也稱“嵐”,此時我想,到底是用白居易《高亭》的“好看落日斜銜處,一片春嵐映半環(huán)”形容好,還是用宋之問《江亭晚望》中“浩渺浸云根,煙嵐出遠村”貼切,就這么想著,走著,一股荒野山茶的幽香撲面而來。
置身于此,遠比禪境,執(zhí)著的人嘗試放下,浮躁的心瞬間安靜了下來?!耙磺须y舍,不過己身”?;叵朐?jīng)走進文化秘境莫高窟,仿佛來到舍身飼虎的薩埵太子、割肉貿(mào)鴿的尸毗王世界,設(shè)身處地,想象他們受割肉、棄身之痛卻能獲得片刻安寧,讓人得到一種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磅礴力量。
心如“澄明海”
一次重來,遠眺霧里茶村石古蘭,感悟“白云黃鶴自來去,綠水青山無古今”的遼遠與寧靜。輪廓中看見你鼻翼微隆,嘴角輕翹,雙唇宛如半月柳芽,含住石嵐山的美。上山感受天地廣闊,遇見知己,相約品茗,仿佛走進世外桃源,那發(fā)自心靈深處的贊嘆,表明來訪的人獲得了滋養(yǎng),與大自然共生共長。撫慰怡然,心生“福”相,呼應(yīng)禪定者心中“湛然一片的澄明海”。
在這里洞察大自然與普世生靈相融的機理,“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痹絹碓礁惺艿健坝芰a后檐,桃李羅堂前”和諧有序,以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渾然天成。
山谷里,溪澗淙淙,白天是“幾朵蘆花浮水凈,半竿山日落湖低”的景象,夜幕來臨時是“松風(fēng)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詩情畫意。在村里流連,順村道往上盤旋的盡頭是一片開闊地,茶香裊裊,野放茶遍地生長,高科技的精加工車間宛若時尚的現(xiàn)代化都市一隅。走進石古蘭茶舍,品一盞清茶,在高山野生白茶品牌展示大廳駐足,沉浸在“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園翠芽一院香”的體驗中。
飛天“野放茶”
山茶野放,有原生、抱樸、仰韻,也有巖趣、古逸、沅芷,還有石倚風(fēng)、古嘟嘟、蘭仙頌。“鼓韻悠然”,如一組飛天組畫,肅穆靈動的身姿,又猶如來自澄明世界的皎潔月光,濯洗人間滄桑,送給大地精靈諾姆或歸隱道人。斗轉(zhuǎn)星移,四季輪回,這里的每一款白毫銀針汲天地之精華,撥云見日之后脫穎而出。在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和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石古蘭”白茶的創(chuàng)始人王巖龍,通過發(fā)揮鄉(xiāng)村得天獨厚的天然稟賦,采用“公司+合作社+農(nóng)戶”的管理模式,盤活周邊山地和茶園,變荒野山丘為“野茶故鄉(xiāng)”,每年帶動1460戶村民收入1900萬元,實現(xiàn)脫貧致富。
探幽“石古蘭”,我愿意你是緩步走出的使者。交流思想,抒懷寫意,從先賢王羲之,到浙江蒼南王氏,再到英山石古蘭后代,追溯古村落的藝術(shù)氣息,幫助后人尋找底蘊深厚的文化之魂。箜篌、排簫、琴笙、羯鼓……仿佛有更多的樂器呈排山倒海之勢,在鼓嵐之石上傳遞遠古妙音,沖刷著心角旮旯的落塵凡土。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惫糯暹z存,是歷史學(xué)家眼中會說話的圖像史,也是建筑學(xué)家眼里“失落”的留存史。細品古風(fēng)今韻,石古蘭不僅是一個文化符號,更是一個心靈密碼,相信不久的將來能成為留者創(chuàng)業(yè)生財?shù)母5?,旅者精神向往的遠方。
返程時,心生留戀。回首時依舊沉浸在“古蘭醇香”中,此時我更愿意你是一個魔術(shù)師,幻化“綠水青山長送目,汀蘭岸蓼各生花”的意境。
來源:閩東日報
作者:艾草
編輯:林宇煌
審核:劉寧芬 林珺
責任編輯: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