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 | 張發(fā)建:我與一個村莊的緣分
回想起30歲以前自己先后當過農(nóng)民、教師、記者和警察的人生經(jīng)歷,我多少有點像《白鹿緣》里的白少軒曾經(jīng)娶過七個老婆的感受一樣,滄桑中夾雜著自豪,自豪里又懷揣著慚愧,所不同的是,白少軒是被一個個死去的老婆拋棄,而我卻是拋棄了一份份鮮活的職業(yè)。從農(nóng)民到警察,在絕大多數(shù)人眼里,我的人生曲線無疑是向上的,年輕時我也這么認為,但到了中年,想法顛倒了個兒。如果讓我再次選擇,我寧愿當一輩子農(nóng)民,然后才是教師、記者或者警察。
這種想法,源于我與一個村莊的緣分。這個村莊是我母親的故園,也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我在那里過得還好,沒有挨過饑餓。但我在那里也不算快樂,最大的問題是我害怕看見姥爺和大舅。姥爺總是一幅嚴肅的面孔,經(jīng)常追問我的學業(yè);大舅一直在地里勞作,看到他我就會莫名地為自己在他家吃白食而惴惴不安。
稍長大一些后,我開始隨大舅去地里勞動。每年的暑假都是從“薅田”開始,在“罄番薯”中結束。這兩個不同名字的活兒,干的其實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用手把與莊稼爭奪養(yǎng)分的雜草拔除。在番薯地里勞作的最大敵人是頭頂上明晃晃的驕陽。烈日炙烤,汗如雨下,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我曾想建議大舅避開大中午拔草,但又擔心換來他的不屑,比如說“陽光不烈雜草不死”之類的言語,終于還是不了了之。在水田里拔草更為辛苦,除了天上炙熱的太陽,還多了田里會割人的水稻葉子。通常一天下來,手臂和小腿都被割得花花的、脹脹的、癢癢的。有時還會遇到水知了之類的毒蟲,萬一被咬上一口就要疼痛半天。我討厭這種日子,但從未偷懶過,因為比起被鄙視“吃不了苦”,我寧愿肉體難受。挨過漫長的一天,終于在夜幕降臨時回到家里,饑腸轆轆,連洗手的力氣也沒有了。夜晚的時候,我害怕天明,天一明,又得開始新的勞作。就這樣,我的暑假游移在夏日的陰影中,恐懼成了主題,充盈著少年的思緒。好在還有不要下地干活的雨天,以及充滿年味的寒假和年齡與我相仿的小舅。
姥爺平反恢復工作回城后,我與小舅的日子一下子輕松了。雨天的時候,我們再也沒有必要有口無心地趴在書桌上咿咿呀呀,而是一起聚到一個年紀相仿的堂舅家里,或者打牌,或者打鬧,笑聲響徹整個村莊。夏天有月光的晚上,我們點著火把,拿著泥鰍叉到田里捉泥鰍,或者拿著手電筒到村邊水庫下的小河邊去摸石鱗。摸石鱗是有講究的,那就是口風要緊,白天不能說出來,否則石鱗會提前得知消息躲著不出來。也有打架的時候,對手通常是一個與我同年的堂舅。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們又杠上了,各自擺好架勢準備開干。我扎的是老家學的南拳馬步,他擺的是《少林寺》里的,一大圈大人孩子圍著我們起哄。我們在包圍圈中怒目圓睜,小臉憋得通紅,努力僵持著。對方個子比我大,手腳比我靈活,我的心理是怯懦的,不斷用余光尋找小舅。而小舅異常興奮,絲毫沒有勸架的意思。兩個人終于沒有動手,圍觀的人群無趣地散去了。事后我憤憤地責問小舅為什么不幫我,或者出來勸一下架,沒想到他居然說:“你不是學過‘兩步半’嗎?我想看看那功夫是否真的厲害?!?/p>
我還是喜歡這個村莊,三十多戶人家,二百多人口,大家同一個姓氏,都以輩分稱呼,如同一個家庭。我是外甥,放眼望去,年輕的都叫舅舅和妗子,年紀大的是舅公和舅姥姥。我是整個村子的客人。
寒假的快樂在于過年。過年前家家忙著備年貨,做黃粿、炸豆腐、蒸米糕,忙得不亦樂乎。正月初一過后,每家開始輪流請客。酒是自釀的紅酒,菜是精心準備的年貨。家家傾盡所有,就怕怠慢了客人惹出笑話。我一家一家地吃過去,有時東家的午餐才剛結束就又上了西家的晚宴,小肚子吃得圓滾滾的。沒有吃席的早上,小舅會帶我去村邊的水庫滑冰玩雪。村莊的海拔將近千米,冬天一到,水庫結成一個大冰塊,在上面滑冰,或者走自制的木板三輪車,都很麻溜。
我的眼睛是在村莊成長起來的,見慣了田地里矯健的身影和他們溫柔的目光,以至于后來我到了城里生活,總覺得少了一點什么。我承認我在城里活得有點吃力,不如在村莊實在坦然,于是我嘗試再回那個村莊,尋找逐漸失去的記憶,卻發(fā)現(xiàn)田園荒蕪了,許多老宅大門緊鎖,門前長滿了綠色的青苔,偶爾看見一個身影,也是干癟的,目光早已渾濁不堪。
看到我,他們渾濁的眼睛突然煥發(fā)出了光芒,仿佛看到了什么希望,但得知我只是一個刀筆小吏時,目光又迅速黯淡下去了。大體我在他們眼里,就是一個“小鎮(zhèn)讀書家”,可以掙脫土地的束縛,卻身無長物,是無法給村子帶來什么實際好處的。
“小鎮(zhèn)讀書家”固然有過于自尊、眼界不高和缺乏資源等種種不足,但是,他們也有堅忍不拔和善于另辟蹊徑的優(yōu)點。一次回鄉(xiāng)偶然知道市里正推廣種植茶樹,心里一亮,何不讓童年的村莊也借借市里政策的東風呢?我找來尚在村子里的兒時玩伴商議,呼啦一聲全都同意了。
我對地方政策的持續(xù)性始終是抱有疑慮的,特別喝茶這種事情,人們的口味一直在變,種植單一品種的茶樹總歸不太牢靠。于是,我建議他們在茶園里套種名貴樹種,比如桂花、香樟這類容易管理的品種。起初,他們欣然接受,但后來就漸漸忘記了種樹的事情,或許是抵御不了宣傳品上所說的種茶的經(jīng)濟效益吧。
隨著巖茶和白茶在福建境內(nèi)的一統(tǒng)天下,村莊所種的茶樹邊緣化了。財富的故事還沒開始就戛然而止,多少有些令人掃興。好在親戚們種下第一棵茶樹時我早就做了準備,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我把自己與這個村莊的故事裝入了別人的腦袋。
一個省城的收藏家來了,他看中了村莊的青山綠水,租下數(shù)千畝山地種植櫻花,村莊有了“櫻花”的別名。此后這個村莊成了“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試點,還引進了食用菌種植。每逢節(jié)假日,村莊游客絡繹不絕,儼然成為一個新景區(qū)。那些留守在村莊里的舅舅妗子們,有的開起了農(nóng)家樂,有的辦起民宿,還有的養(yǎng)雞養(yǎng)鴨養(yǎng)田螺,充分發(fā)揮了市郊村莊的所有優(yōu)勢。
當我再次以“村莊成長起來的眼睛”來審視這個村莊時,我發(fā)現(xiàn)時代發(fā)展賦予她的機會,觸發(fā)點卻是我讓玩伴們種茶的那個閃念。
那些幼時與我一起叉泥鰍摸石鱗的玩伴,多數(shù)早已遠赴他鄉(xiāng)討生活。我尋不著他們的蹤影。偶爾會有他們剛剛成年的子女聯(lián)系我,他們轉述他們父親眼中的我,“當了很大的官”“寫了很美的文章”,我只能哂笑一下告訴他們,我活成了他們的故事,正如那個村莊成了我的故事一樣。
套用一句很俗的話:那叫緣分。
來源:閩東日報
文字:張發(fā)建
編輯:林宇煌
審核:劉寧芬 林珺
責任編輯: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