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国产成人免费,韩国理论毛片a级,黄网在线观看网址入口,手机看片国产1024,黄色一级片在线观看,国内精品免费视频

首頁 閩東之光 資訊速遞

知乎者也 | 陶原仁:久別重登太姥山

2023-02-06 21:01 來源:夢里陶原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臨退休前,居然有了個上太姥山的機會,當然格外珍惜。這座讓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山,雖然去過不少次,卻總不乏每次去前的期待與激動。

曾經(jīng)記憶

記得初識太姥山是在1985年。那時在寧德二中任教,學校難得利用“五一”假期,組織教職員工外出觀光旅游。因為太姥山名聞遐邇,于是成為眾人心目中的首選!

太姥山舊稱“才山”,屬典型的花崗巖峰叢石蛋地貌,以“石奇、洞趣、峰險、霧幻”為四絕而著稱,并有54峰、108洞、360處象形石景和佛、道、儒、摩尼四教勝跡及摩崖石刻、白茶祖地等人文景觀。其融山海大觀、地質(zhì)畫廊于一體,既可登山、觀海、看石、探洞,體驗泛溪、尋古之樂趣,又能感受云霧之變幻、日出云海之壯美,有人因而夸贊:“任你五岳歸來客,一游太姥也稱奇”。大儒朱熹,據(jù)說也曾在此注釋《中庸》。

相傳堯時古越人始母種藍山中,用白茶為百姓治病,后得道成仙,封太母娘娘,為閩地第一位女神,故改稱為“太母山”。漢武帝時被冊封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改“母”為“姥”,此后定名“太姥山”。它雄峙于東海之濱,剛?cè)嵯酀?,傲岸秀拔,氣勢恢宏,被譽為“山海大觀”“中國海邊最美的山”。傳說東海諸仙常聚會于此,故有“海上仙都”之美稱。現(xiàn)擁有“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自然遺產(chǎn)”等多項金字招牌。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從寧德的霍童到福鼎的太姥山,不僅路途遙遠,而且道路曲折。為確保朝發(fā)夕至,記得那天黎明前就坐上一部班車出發(fā),經(jīng)八都取道湄洋嶺,走104國道到羅江,接著連人帶車乘渡船到彼岸賽岐,而后再翻山越嶺,經(jīng)霞浦并午餐后,取道砂石路面的沙呂線,一路顛簸,直到下午三點多,方才到達太姥山下的秦嶼鎮(zhèn)(今改稱“太姥山鎮(zhèn)”)。因那時的秦嶼并無公路通往景區(qū),一條狹小而又彎曲的山道是唯一的選擇,所以眾人只得不顧旅途勞頓,一鼓作氣地徒步一個多小時。到景區(qū)時,已然夕陽西下。由于那時既無旅行社對接,又不便通訊聯(lián)系,不可能有事先預案,所以據(jù)同行者回憶,當晚女教工及少數(shù)男教工借宿寺廟(估計是景區(qū)內(nèi)今稱“玉湖寺”的“玉湖庵”,因為有女同事記得當晚與尼姑同榻,而留宿庵中的男教工則在堂殿席地而臥),身強力壯的男教工不得不打著手電,連夜返回秦嶼鎮(zhèn)區(qū)投宿。將近四十年前的經(jīng)歷,即便同行的絕大多數(shù)人,也都將具體的過程與細節(jié)遺忘殆盡。而筆者除了那時冒險以大約一個半時長,鉆過據(jù)說剛開發(fā)不久的某個洞穴外(模糊印象為“將軍洞”,但現(xiàn)有“將軍洞”僅幾百米,不可能耗時如此之長,很可能那時的“將軍洞”與“葫蘆洞”系一體),所記亦僅大概。而之所以牢記那個洞穴,是因為自己有生以來首次體驗如此潮濕、狹窄、陰暗,且其中多有令人進退兩難之處的地下通道。后來聽說此洞神秘莫測,僅開發(fā)了冰山一角,危險的岔口都已封閉,否則可以直通東海。筆者問過兩位同行者對此行的印象,其中一位銘記著花期正盛的杜鵑,說是從未見過杜鵑如此漫山遍野,如此花團錦簇。觸景之際,腦海中頓時涌現(xiàn)出電影《閃閃的紅星》的動人畫面,并不由得亨起影片插曲《映山紅》,耳邊仿佛都是那深情的歌聲;另一位則僅記得身材肥胖的印刷工阿姨費勁擠過一線天“卡脖子”路段之情景,聽他至今提及仍然忍俊不禁似的,不難想象當時那情形一定十分滑稽。但他們所說的這些,早都被我丟到爪哇國去了!不過太姥山上的確很多杜鵑,那個“卡脖子”處確實也難住了很多大個子。好在無論多大的個子,據(jù)說沒有一個不能通過的。正因為這些“野趣”,既活躍了旅途氣氛,也留下了歲月回味。

九十年代初改行政府部門后,由于工作上的緣故,又間或前往太姥山,可惜次次都受公務(wù)或興趣之限而心不在焉,而走馬觀花。每每只緣身在此山中,卻不識此山真面目,膚淺的認識依然停留于“夫妻峰”“一線天”“金龜爬壁”“九鯉朝天”“金貓撲鼠”“龜蛇相會”“仙人鋸板”等象形與傳說上。此外就是覺得上太姥山的條件越來越好。先是秦嶼上去有了公路,盡管起初路小彎多,但顯然大大好過徒步之苦。景區(qū)內(nèi)幾家賓館建成后,我也不是沒有住過,甚至不乏一住兩三日之例,卻不曾有過只言片語的文字記述,以致一再空對靈山秀色,空對歷朝歷代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想來能不慚愧得很?

謝肇淛《太姥山志》書影(網(wǎng)絡(luò)圖)

文史尋跡

得窺太姥山歷史文化之一斑,則受益于四百年來為文史界念念不忘的一段古老足跡,以及流傳至今膾炙人口的詩文佳作。尤其竟有本族先賢名列其中,好奇之下便認真看個究竟。

萬歷三十七年(1609)二月十九日,通往楊家溪的路途中,已被連日淫雨困于福寧州城(今霞浦縣城)十多天的三位中年男士,正以急切的心情跋山涉水。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心儀已久的太姥山。三人中,一位是長樂人謝肇淛,一位是莆田人周千秋(字喬卿),另一位即本族先賢——寧德人崔世召。謝肇淛(1567—1624),字在杭,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明代文學家、科學家,博學多才,官至廣西右布政使。崔世召(1567—1639),字征仲,號霍霞,萬歷三十七年舉人,才華卓著,風骨峭峻,官至廣東連州知州。盡管謝公此時已入仕途十七八年,而崔、周當時還僅一介秀才,但他們顯然并不在意彼此身份高低,而是互以親密的詩友相待。尤其謝、崔二公不僅同年同月生,而且志趣相投,一見如故,謝公曾在《崔征仲像贊》中坦言二人有“知音之賞”。他們次日行至三佛塔稍作小憩時,又有福寧州人張世烈(字憲周)緊趕而至。四人結(jié)伴而行,一路不僅歡聲笑語,更是詩興大發(fā)。尤其謝公一掃多日受阻的郁悶心情,途中即詠《游太姥道中作》以抒懷:“新晴山氣轉(zhuǎn)氤氳,野鳥鉤辀處處聞。溪女賞花當午道,畬人燒草過春分。數(shù)行巖瀑千層雪,一線天梯半嶺云。迢遞前村何處宿,竹籬茅舍日初曛?!币环阂獍蝗坏纳酱寰爸?,以及流云飛瀑的優(yōu)美畫面躍然紙上。

今日玉湖庵(網(wǎng)絡(luò)圖)

或因心情急切,或因春色撩人,他們從福寧州城到太姥山,雖不免路途坎坷而多有跋涉,卻也僅宿楊家溪一夜,次日黃昏前便登臨玉湖庵,接著還馬不停蹄去了國興寺。那時的玉湖庵雖“逼側(cè)就圮”,狹小而殘破,但周邊卻“檜柏參天,日月蔽虧,竹木幽翳,石澗潺潺”,且“四面群峰千遭百匝”,極為清幽靜謐,本不失為悠閑好去處。讓他們痛心的是,庵前原有之湖,竟然被僧人填塞為禾畦菜隴,以致“玉湖”失卻湖光,千年勝跡亦不復存在,謝公為此“意甚恨之”。崔公感慨之余,便以庵名為題,各賦五律與七絕一首。五律“石磴曲通寺,山云巧到門?;酆锞墭溽?,靜鳥抱沙喧。古木青攢漢,新茶翠點園。俗僧煞風景,蘚合玉池痕?!奔壬鷦诱宫F(xiàn)玉湖庵猴躍鳥鳴的初春景象,又嘆山僧俗不可耐而焚琴煮鶴之舉。七絕《玉湖庵》則描繪:“百疊青峰過雨痕,蒙茸草樹出云根。山前不見湖光繞,惟有溪流咽寺門?!奔壤L美好山色,又嘆失湖之憾。其落筆之巧妙、措辭之韻味,可謂不同凡響。在毀于宋祥符年間的國興寺廢墟前,謝、崔二公不禁百感交集。謝公以《國興廢寺作》嘆息古寺“老僧猶自憶乾符”“殘燈空剩石龜蚨”之凄涼破敗與萬般無奈。崔公則以(《國興寺》)“寺門荒莽雜樵路,樵子能說前朝譜。繡幢寶冊金銀宮,昔日繁華今塵土。”“國興賜名本唐代,此寺才興國旋改。青山閱盡往來人,幾度桑田變成海?!奔揉祰@其繁華不再,又借喻世事無常,并期盼“何日黃金重布地,蓮臺依舊蘸春花”而再現(xiàn)雄姿。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詩人與詩人相會于初春的名山勝景,詩情無疑勝似草木般勃發(fā)。何況謝、崔二公,一個堪稱“閩中詩壇領(lǐng)袖”,一個無愧“閩東詩壇翹楚”,太姥山上的一枝一葉,仿佛都能讓文思敏捷的他們觸景生情,出口成章。謝公除《國興寺廢作》《巖洞庵贈慶和尚》《大龍井》《摩霄絕頂》《宿摩霄庵》《望仙橋》《圓潭庵》《疊石庵》《金峰庵》等詩篇外,還作《巖洞庵置香燈田碑記》一文,詳盡記述太姥山寺庵“得田以飯僧”,并“以供游客”之起因與經(jīng)過,且刻碑文于巖洞庵前。崔公則也盡情酬倡,下筆如神。更有趣的是,他們似乎心有靈犀,都作了《一線天》《由墜星洞入竹園》《小巖洞》《太姥墓》《白箬庵》等同題詩作,把各自所見所感抒發(fā)得美妙絕倫,引人入勝,令人心馳神往。比如“巨石塞道周,徑草多荊刺”乃謝公《由墜星洞達竹園作》之白描,簡約卻不失意韻;而“怪石穿云一徑通,洞門長日午陰濃”則為崔公《由墜星洞入竹園》之勾勒,猶如一幅景觀別致的水墨畫映入眼簾。兩位詩壇高手縱情山水間,信手拈來皆成詩。《一線天》在謝公眼里是“地應疑斧劈,天已得階升”“夾道排屏障,當空聳劍棱。絕無飛鳥渡,只有宿煙凝。”而崔公筆下的“一線天”則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巨靈劈石自何年,絕扇平分小有天。遙指一痕空外影,好峰片片洞門前?!倍及堰@一巧奪天工的神奇景象與驚心動魄的獨特風光,描繪得既十分生動又非常形象。原名“午所庵”,后因庵頂易瓦以白箬而改稱的“白箬庵”,二公各以“峰圍庵向背,路逐澗東西”與“澗繞層云路,春深白箬房”表現(xiàn)其景觀之奇特與環(huán)境之清幽。崔公接著更以“歸途風冉冉,一帶玉蘭香”,使人仿佛有身臨其境而沐風聞香之感。在《小巖洞》中,謝公以“穿莽浥竹露,窺洞探石髓”言其荒蕪與艱險;崔公則以“洞因歲古沖嵐入,路忽云迷傍險尋”更唱迭和,筆法雖有不同,意境卻無差異。兩位名賢的神來之筆,令人如飲甘醴,如品佳肴,回味無窮,堪稱千古絕唱,無疑為太姥山增色不少。

此行他們“達玉湖庵”“走國興寺”,過太姥墓、穿觀音洞、下墜星洞,而后“過石天門、滴水洞、一線天”,入摩霄庵、拜摩尼宮,再而“過望仙橋”,經(jīng)天源庵、圓潭庵到白箬庵,歷小觀音洞、羅漢洞,復返至金峰庵、疊石庵,終“取道蔣洋歸焉”。山中短短三日,行程緊湊卻收獲頗豐。尤其謝、崔二公文思泉涌,妙筆生花,不僅細述全程經(jīng)歷,寫下諸多詩作,而且謝公還成就《太姥山志》,并由崔公跋之。這些杰作流傳至今,不僅成為彌足珍貴的文化大餐,而且為后人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歷史佳話。

崔世召《太姥志跋》書影

重登小記

從遙遠的時空中穿越回來,雖然山還是那座山,但她已然華麗轉(zhuǎn)身,仿如曾經(jīng)的村姑,如今長成了少婦,無論梳妝打扮亦或內(nèi)涵修養(yǎng),都更加靚麗,更具風韻,更為迷人。若要親近她,也早已不必徒步跋山涉水?;蜻x擇謝公一行曾經(jīng)取道的楊家溪,或筆者任教時同事們途經(jīng)之秦嶼,都有寬敞的大道直抵。且景區(qū)內(nèi)的基礎(chǔ)設(shè)施、人工景致、夜景工程,乃至周邊配套景觀等,都已日臻完善和豐富。其便捷與可觀,已遠非昔日可比。筆者曾設(shè)想,如此之情境,要是在謝、崔二公筆下,一定更加精彩紛呈。

筆者既不才,又因此次重登屬于集體活動,行程都是統(tǒng)一安排的,所以只能隨著大流、聽著導游,再次大致領(lǐng)略太姥山的舊貌新顏罷了!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大凡名山,都有其獨具的特色。太姥山與眾不同之處,當然離不開天造地設(shè)的峰林石洞、星羅棋布的幽巖秘壑。任憑旅游開發(fā)中怎樣的人工潤色,也無非著力渲染和點綴而已。太姥山之所以神奇并格外引人注目,就正如民國時期福鼎縣長陳廷楨詩中所道:“太姥無俗石,個個似神工。隨人意所識,萬象在胸中?!辈粌H每塊巖石都奇妙無比,并且任憑浮想聯(lián)翩而妙趣橫生。那么這些不俗之石從何而來呢?據(jù)地質(zhì)學家考證,這些距今約一億年,源自地質(zhì)史中生代白堊紀的花崗巖,是由于地殼運動,而呈東西、南北與近水平三組互相垂直的方向節(jié)理發(fā)育,并風化而成的。由此構(gòu)成或肖人或肖物之景,千姿百態(tài),惟妙惟肖。除上文列舉之外,還有“二佛談經(jīng)”“二仙拜月”“玉兔聽潮”“金雞報曉”等等,不勝枚舉。巖石間亦多有裂隙或壘迭式巖洞,據(jù)說達一百多個。這些巖洞或往下延伸,或向上蜿蜒,縱橫交錯,曲折幽深,宛如地下迷宮。洞內(nèi)怪石嶙峋、形態(tài)多變、忽明忽暗、奇妙無比。穿行其中,迂回盤旋,窄處難以容身,寬處豁然開朗,必須手腳并用,順勢而為,隨機應變,時俯時臥、時蹲時趴、時仰時伏,方可闖關(guān)避險,脫身而出。

奇峰層疊且川海相依、云蒸霧繞、底蘊深厚的太姥山,給了旅游開發(fā)以極大的想象空間。不僅其周邊各具特色的溪瀑、列島、翠湖如眾星拱月,更有一些獨具匠心的設(shè)計項目平增野趣,使這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更加令人賞心悅目,難以忘懷。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葫蘆洞外圍險峻的崖壁上,錯落有致地鑲嵌著由鋼筋抓手、橫梯、腳踏、鋼纜等構(gòu)建的徑道,筆者由此認識了一個嶄新的名祠“飛拉達”。原來這是近百年來流行于歐洲一些國家的戶外探險運動,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意大利為讓其軍隊能快速抄山路到達目的地而產(chǎn)生的。戰(zhàn)后,這種沿著鐵索攀爬山脊和巖壁的運動方式,受到攀巖愛好者認可和熱捧。旅游開發(fā)者于近年將它洋為中用,嫁接于“云橫斷壁千層險”的太姥山上,讓普通游客也能借以“飛巖走壁”、懸崖登頂,可謂別出心裁。筆者雖然未能嘗試一番,體驗其中的驚險刺激,但崖壁上懸空的身影與不時傳來的尖叫吶喊,都極具視覺沖擊力與誘惑力。放眼望去,既為峭壁上的勇氣而羨慕,更為景區(qū)與時俱進的魅力而贊嘆。

太姥山另一個新增景觀當數(shù)觀海棧道。它橫空懸掛于葫蘆洞東側(cè)的絕壁上,成為游客不可或缺的觀光路徑。據(jù)悉棧道全長820米,位處平均海拔600米高度。行走其上,仿佛漫步在無限風光之畫廊,不僅清風徐徐,頓覺一路攀登而大汗淋漓后的心曠神怡,更有奇觀異景盡收眼底,海天山色一覽無余,或峰回路轉(zhuǎn),或曲徑通幽,都讓人飄然欲仙,超凡脫俗。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景觀之外,太姥山最著名的當屬茶葉。傳說古時有一年山下麻疹流行,太姥娘娘受南極仙翁夢示,于太姥山鴻雪洞頂尋得一株名為“綠雪芽”的茶樹,并以其葉治病救人,因而功德圓滿。如今那株“綠雪芽”理所當然成為福鼎白茶的母樹,并被列為太姥山旅游的一個重要景點。雖然“綠雪芽”之來由極具傳說色彩,但相關(guān)記載卻早已有之。據(jù)《中國名茶志》考證,至少在明代,太姥“綠雪芽”就被視為茶中珍品。

毋庸置疑太姥山種茶歷史悠久。明清以來,無論志書還是名人詩文,觸及這一話題者,不計其數(shù)。還記得崔公《玉湖庵》“古木青攢漢,新茶翠點園”之吟不?其實謝公亦有“采茶人去猿初下,乞食僧歸鶴未歸”(《玉湖庵感懷》)“借問僧何處,采茶猶未還”(《天源庵》)“野猿競采初春果,稚子能收未雨茶”(《太姥山中作》)之詠,同行的周公千秋也有“幾處茶園分別墅,數(shù)家茅屋自成春”(《游太姥山道中作》)之句。謝公《太姥山志》更詳細記載曰:“太姥洋在太姥山下,西接長蛇嶺,居民數(shù)十家,皆以種茶樵蘇為生。白箬庵前后百畝皆茶園?!彼凇堕L溪瑣語》中亦寫道:“環(huán)長溪百里,諸山皆產(chǎn)茗,白丁僧俗半衣食焉?!笨梢姴铇I(yè)收入那時就已成為當?shù)匕傩罩匾慕?jīng)濟來源。如今隨著福鼎白茶產(chǎn)業(yè)的振興,“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已廣為人知。據(jù)悉其品牌價值高達52.22億元,并居“2022中國茶葉區(qū)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第五位。成立于2017年的大荒(福建)茶業(yè)有限公司利用太姥山南麓優(yōu)越的氣候地質(zhì)條件及獨特的茶林共生模式,將其打造成“森林荒野老樹白茶基地”,現(xiàn)有樹齡三五十年乃至數(shù)百年不等的白茶老樹及后期補充茶樹20多萬株。企業(yè)借此立體經(jīng)營,不僅推出康養(yǎng)度假基地,而且推行“茶樹認養(yǎng)”模式,讓對此感興趣者“選一株森林老樹”。認養(yǎng)費每年兩千元,可以參與采茶、制茶體驗,也可以委托采摘并加工成品。每株普通茶樹大約可獲取二兩成品茶,以此作為認養(yǎng)的回報。筆者見到茶樹上懸掛的認養(yǎng)人中,最著名的當屬某女子10米移動靶世界冠軍。此次參觀該企業(yè)打造的“林茶共生露營地”,萬綠叢中的玻璃房內(nèi),既聆聽抒情的輕音樂聲,又觀賞一身傳統(tǒng)裝扮的茶藝小姐舉止優(yōu)雅、動作嫻熟的茶藝演示,而后啜飲靚女端來的湯色透明、清香飄逸之白茶,頓覺神清氣爽!而站在玻璃房外的觀景臺,清風拂面,視野遼闊,層巒綿延起伏,滿眼郁郁蔥蔥,炎熱時節(jié)的如此勝境,能不因心曠神怡而流連忘返?

太姥山茶林共生一瞥(網(wǎng)絡(luò)圖)

集體游覽山岳景觀及穿越葫蘆洞時,不能不提及年逾六旬的陳姓導游。他雖身材瘦小,卻精神矍鑠,性格開朗,能說會道,一路興致勃勃,詼諧風趣,時而說笑,時而高歌,令人印象深刻。據(jù)說他15歲就在太姥山林場做工,林場體制改革后,經(jīng)營照相館。二十多年前見照相業(yè)日漸式微,便考取導游資格,并一直在太姥山從業(yè)至今。我見他一把年紀,依然熱情似火,不知疲倦,內(nèi)心不禁肅然起敬。他把工作當成快樂的源泉,把生活當做一首歌,雖然有時不免走調(diào),甚至將歌詞張冠李戴,引來捧腹大笑,但那種樂觀的態(tài)度、敬業(yè)的精神、不懈的追求,確實難能可貴!導游不比一般職業(yè),不僅需要健康的身體,更要廣博的見識,還得千方百計激發(fā)游客興趣。每天對著一方山水走個不停、說個不停,實屬不易!或因于太姥山魅力之所在,或出于鄉(xiāng)土情懷,陳姓導游不僅始終口若懸河,并且健步如飛而不知疲倦,把如常的日子過得與太姥山初戀似的,竟連言辭舉止也充滿自豪感,引得眾人都稱羨不已、稱道不停!

二〇二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來源: 夢里陶原

編輯:林宇煌

審核:林翠慧 林珺

責任編輯:林宇煌





返回首頁
相關(guān)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wǎng)簡介 版權(quán)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寧德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wǎng)絡(luò)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wǎng)絡(luò)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