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之光 | 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
2008年6月,寧德漳灣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10年11月, 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福船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劉細秀精心設計福船圖紙
斧頭是福船工匠最重要的工具
核對福船數(shù)據(jù)
“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是古代中國人民在世界造船史上的一大發(fā)明,采用這種技藝制造的船舶,大大提高了船只抗沉性能,確保了航海安全,堪稱中華絕活之一。明代鄭和七下西洋龐大船隊的船只就采用當時最先進的“水密隔艙福船營造技藝”制造。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遠洋海船、戰(zhàn)船等更是全面采用這項技藝。
加工巨大的福船桅桿
2019年2月22日,世界最大的水密隔艙大型福船成功下水
工程浩大的的水密隔艙福船建造場面
位于蕉城區(qū)漳灣鎮(zhèn)的古代福船建造基地,有不少造船工匠,他們以精湛的技術,傳承著祖輩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傳承人劉細秀,祖上是當?shù)赜忻脑齑瑤煾担剿且呀?jīng)傳承了20代、600多年。1976年,19歲的劉細秀跟隨父親在漳灣造船廠當學徒,堅守了40多年。1986年,劉細秀已是漳灣造船廠的技術骨干,不僅能造船,還是制圖高手,他參與制造的大大小小福船多達300余艘,繪制的各式福船圖紙不下20種,創(chuàng)新的福船新樣式“石壓船”,至今還在圍塘重載運輸中采用。
水密隔艙是福船制造的關鍵工藝
描畫傳統(tǒng)彩繪
給福船上漆保護
受現(xiàn)代造船先進技術和市場經(jīng)濟等因素影響,“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這一古老技藝面臨著時代挑戰(zhàn),保護和傳承這一古老的福船制造技藝任重而道遠。
來源:閩東日報特約攝影通訊員 許少華 圖/文
編輯:藍青
審核:林翠慧 周邦在
責任編輯:藍青